摘要: 由沈阳故宫博物院和新疆伊犁州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伊犁草原文化——寻找游牧人的历史轨迹》展于4月15日至6月10日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124件(套)新疆伊犁州博物馆的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件。
由沈阳故宫博物院和新疆伊犁州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伊犁草原文化——寻找游牧人的历史轨迹》展于4月15日至6月10日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124件(套)新疆伊犁州博物馆的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件。
新疆伊犁州博物馆副馆长赵丽在展示元代凤首青花瓷瓶
工作人员在摆放展品
镶红宝石金面具
新疆伊犁素有“塞外江南”之称,如今已成为研究新疆草原文化的摇篮,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及民众关注。在当日举行的展品开箱仪式上,展品中的镶红宝石金面具、铜武士像、凤首青花瓷壶3件国宝级文物率先亮相。而其中的凤首青花瓷壶,还有着一段有趣的故事。据介绍,该展品是1998年由伊犁州霍城县芦草沟镇西宁庄村农民马忠挖出后上交给国家的元代青花。而目前国内出土的元代青花凤首扁壶只有两件,一件为马忠上交,另一件则是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的。两件凤首扁壶,除了凤凰尾部的样式不同外,大小和花纹位置几乎一致。专家对比两者后认为,北京出土的扁壶花纹是卷草纹,而马忠上交的则是锯齿纹,应该是一凤一鸾,两者在一起叫鸾凤和鸣。相比而言,马忠上交的这件比较完整,品相更好。对于两件元代青花凤首扁壶一个在元大都遗址出土,另一个在伊犁出土,专家表示,元代青花瓷主要用于外销,伊犁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因此不难理解元代青花瓷会流落到这里。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