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奖,人物:“阿拉贝克出生在世界上最大城市之一的纽约。她在布朗克斯区中长大并上学。她13岁时,她的父亲决定把她送回她老家,一个叫巴甲昆达的小镇。现在她就住在这里,没有电,去下一个城市要坐两个小时的巴士。每天从清晨直到深夜不停劳作。没有机会离开这个国家。阿拉贝克是这个小镇上唯一拥有正式美国护照的人,大家都梦想得到这样一本护照,但她却因为家族传统再也不能再使用它了。”——Bisig Maurin,“阿拉贝克在冈比亚”
荣誉奖,人物:“这是艾达。她只有7岁,出生在格陵兰岛。一年前她的母亲,玛丽,决定搬到丹麦去寻找一种更轻松的生活,给自己的女儿她从未有过的一切,然而,即使这两个国家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但两种文化迥然不同,她们没有任何丹麦朋友或任何与丹麦的紧密联系。在丹麦,格陵兰人被视为二等公民、醉汉和社会问题。这张照片是一组正在拍摄照片系列的一部分,试图展示在丹麦的格陵兰少数民族具有完全不同的一面。”——Cecile Baudier,“艾达”
荣誉奖,人物:“坐在车中的女友。”——Michele De Punzio,“弗兰西斯卡”
荣誉奖,人物:“孟加拉达卡日落时分, 废料堆放场排出阵阵烟雾,一个男孩在布里甘加河畔玩气球。”——Andrew Biraj,“生活在污染河边”
荣誉奖,人物:“这张照片是我唯美作品系列的一部分。“Frumoasa”是罗马尼亚语“美丽”。这是一个关于劳伦体乌及其家人的作品。他们住在根特丹木普尔特附近铁路旁边的棚屋中。2012年12月我遇见他及其家人。他们必须每天处理各种各样的障碍。没有合法住所给他们带来管理问题,因此,他们几乎不可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尽管他们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他们却有一个幸福、温暖和亲密的家庭。——Aurélie Geurts“劳伦体乌一家”
地方类作品获奖者:“我意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座老城(Laocheng的汉语意味着古城)很快就会被改造为一座新城,也许很快就要失去其原始美,我很高兴能捕获到这个辛苦劳作的母亲在2012年一个雾蒙蒙的清晨,带着篮子中的孩子走过厚厚的迷雾。——Adam Tan,“通往黎明的长路”
人物类作品获奖者:“丹麦菲英岛这两个同卵双胞胎的画像(尼尔斯和埃米尔,15岁),是一组系列图片的一部分,图中人物彼此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们经常以“我们”,而不是“我”来看待自己。——Cecile Baudier,“在一起,孤单”
冠军大奖和自然类作品获奖者:“一只北极熊正从哈得逊湾融化海冰下向上窥视,在破纪录的炎热天气下,午夜残阳透过遥远林火的烟雾发出闪闪的红光。在世界上最南端马尼托巴省的北极熊种群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暖和海冰减少的威胁。”——Paul Souders,“冰熊”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