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些伟大艺术家最经典的作品,往往是他们的母亲肖像。现实中,母亲造就了孩子,但在绘画中,却是孩子造就了母亲。我们往往会记得艺术家生 产出来的作品,却似乎忽视了生下这些艺术大师的母亲们。
艺术家的履历里很少提到母亲,或一笔带过,可要是没有这些母亲, 天才再才,也不可能从石头里蹦出来。现在来说说这艺术史上最著名的母亲了:
《灰与黑的协奏曲》
这是同住5年以来,安娜在儿子的画 室待得最久的一次。当了几天模特之后, 已经开始骨质疏松的她累得站不住了。 惠斯勒放下画笔,为母亲搬来椅子和脚 凳,然后,他退到几步之外,看到了梦 寐以求的构图。他笔下的母亲虽是一身 玄色,却是黑里掺了红和钴蓝的暖调子。 整个画面是黑白灰的组合,色彩和构图 都正合他的心意。
惠斯勒的本意是描绘母子心灵上的隔膜,但惠斯勒的母亲入画时,早已 失去了女人的美丽,她满脸皱纹,。却又沉默冷静,有极深的感染力。观众 看到惠斯勒的母亲却想起自己亲爱的妈妈,甚至想拥抱她。后来,惠斯勒也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幅真情流露的画。“自己的母亲总是得画漂亮些。”他假 装不在乎地说。 相对来说,画家笔下的父亲肖像却很少,因为男人为生计忙碌,在家庭 的需求中常常是缺席的。在母亲看来,摆出姿势让孩子作画,是表达母爱的 一种很普通的方式。因此,惠斯勒的妈妈在给亲人的信中说:“哇,当我亲爱的儿子突然欢呼‘哦,妈妈,我完成了,它多么美啊!’时,我真是由衷 地感到高兴。接着,他会因为那幅画亲吻我。”
1932年,美国人惠斯勒的“母亲”,漂洋过海回到美国展出,它长时间 占据着报章的头条,在经济危机中挣扎求存的美国人虔诚地膜拜这位克勤克 俭的母亲,告诉他们苦日子会过去,母亲永远在这里。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