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人类步入文明时代以来,作为最为重要的室内家具之一的床,便成了人们告别辛勤劳作、治疗创伤的不二选择。谚语有云:“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也正好反面印证了多少人在清晨时分不愿与床挥手作别。
伦勃朗的《法式床》(French Bed,1646)
在这张优美含蓄的情色画面中,伦勃朗描绘的不是神话二人,而是一对真实的荷兰恋人——也许是画家本人和他的恋人Hendrickje Stoffels——在舒适的床上做爱。这对恋人以深情拥抱来驱走房间里的寒意。
奥博利·比亚兹莱的《床上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in Bed,1900)
比亚兹莱在自画像中向世人展现了自己颓废的欲望——他本人几乎消失在这张华丽的床上。“诸神说,”角落的法文写着,“并非所有怪物都在非洲。”比亚兹莱将艺术与性感、性和无意识视为一体——换句话说,他相信艺术在床上。
爱德华·蒙克的《生病的孩子》(The Sick Child,1907)
在这张可怕的令人心痛的作品中,蒙克描绘了一个濒临死亡的孩子。这幅画提醒人们床同样是人们的永恒栖息之所。
卡尔帕乔的《圣厄休拉之梦》(The Dream of St Ursula,1497-98)
这张作品描绘了文艺复兴时期一间卧室。厄休拉的房间里有鲜花,有书本,还有一张华丽的红色大床。她梦到的并非爱情而是神祗。在睡梦中,她看到了一些东西,将会引领她献身捐躯。
皮耶罗·德拉·弗朗西斯的《君士坦丁之梦》(TheDream of Constantine,1452-66)
在一场决定性战役打响前,君士坦丁大帝做了一个梦。他营帐中的床看起来舒适而优雅。营帐上方盘旋的飞鸟反映了梦中的预言。
(责任编辑:小蔡)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