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苏富比现代化转型初见成效,技术、数字营销和专业技能等领域的投资,以及收购策略已为其带来了许多潜在客户。如今苏富比正尝试多元化业务扩张,并已对即将到来的艺术金融时代做好了准备。相信不久之后苏富比有望反超...
原标题:苏富比业绩飞速攀升背后原由是哪般?
苏富比作为世界拍卖巨头,一举一动一直是业内关注焦点。此次业绩在经历了多次低迷之后终见曙光。对比之前的业绩表现,2017年的苏富比可谓是大幅度的跃进,而在这飞速攀升背后原因会是什么?
丨苏富比惊人涨幅表现丨
香港苏富比2017秋拍于近期收槌,总成交额逾31.5亿港元,整体成交率86%,涨幅高达43.1%。同时产生了16项世界拍卖纪录,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2.943亿港元的成交价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清乾隆御制白玉瓜棱式羊首掐丝珐琅提梁茶壶以7550万港元的成交价刷新玉雕世界拍卖纪录。此外还有14位艺术家刷新了个人作品拍卖纪录,分别是朱沅芷、王镇庚、萧勤、李元佳、吾妻兼治郎、梁远苇、上前智佑、朴栖甫、正延正俊、森田子龙、KAWS、阮嘉智、井上有一、邓芬。
▲宋汝窑天青釉洗拍卖现场
2016年,苏富比的股价经历了44%的大幅下滑。该公司的股价一度在每股25美元左右的价格徘徊。而经过一年的时间的运营调整,苏富比的股票上涨了45%,超出了标准普尔500强企业的业绩,这也是其1988年上市以来取得的最高业绩。强劲的股市表现将业内焦点都聚集于这个老牌拍卖行。
据纽约时报报道,苏富比二季度的整体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从2.867亿美元增长到3.149亿美元,上半年同比增长24%。另一组数据显示,苏富比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总额为28.3亿美元,同去年相比增长了4%。不过,其中今年上半年的拍卖总额包括买家佣金在内为24.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同期,私人洽购的增长超过了拍卖会,总额为3.338亿美元,增长了34%。苏富比的存货销售额同样是增长的,从1200万美元飙升至9100万美元。
然而再来看苏富比2016年上半年整体业绩报告:上半年苏富比的全球拍卖总额为2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7亿美元下降了 24%。而在总体业绩方面,在南美洲的销售总额下滑趋势明显,从14亿美元下滑到8.69亿美元;但亚洲区销售额上升,从3.82亿美元上升到4.615亿美元(约合36亿港元)。其实在这之前苏富比业绩已经接连两轮下滑,2015年的成交额也并不乐观。四季度一向是拍卖行的丰收时段,但苏富比2015年四季度财务报告显示,销售总额为4.38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下降33%,亏损了1120万美元。
▲苏富比秋拍近年走势
在连续四年走低后,苏富比2017年的拍卖成绩犹如一剂强心针一扫阴霾。强烈的数据对比,足见这一年里苏富比涨幅惊人。无论是股价的攀升、综合销售额的提升、私人洽购交易的上涨以及拍卖行在多个业务方向的拓展来看,苏富比现代化转型已经初见成效。
丨正缩短与佳士得的距离丨
苏富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拍卖行,自1744年起就开始为艺术收藏家搜罗世界级的艺术作品。但是这家老牌拍行的龙头位置却被后来者佳士得赶超。
从2012年起,苏富比的拍卖业绩就一直不如对手佳士得, 2012年苏富比全年完成45亿美元,佳士得则完成了52.7亿美元;2013年苏富比51亿美元,佳士得59亿美元;2014年苏富比年成交60亿美元,佳士得68亿美元(以上数字均不包括私人洽购和网络销售的交易额)。
2016年,由于艺术市场整体境遇不好,苏富比与佳士得业绩都有下滑。佳士得的实体拍卖成交总额为33亿英镑(44亿美元),同比下跌22%。整体成交额为40亿英镑(54亿美元),较2015年的48亿英镑(74亿美元)减少16%;苏富比则利用收购Art Agency Partners为由,提前宣布第四季度报告及2016年全年业绩,其公布的预期净拍卖额约为50亿美元,而2016年的数字为51亿美元。
▲Art Agency Partners三位合伙人
2017年上半年,苏富比凸显增长,销售总额达到28.3亿美元——同去年相比增长了4%,按照同样的计算方式,距离佳士得今年上半年估算的30亿美元销售额仅有一步之遥。
与此同时,和竞争对手佳士得一样,苏富比的高价成交作品在不断增加。卖家极度谨慎导致拍卖行对顶级拍品求而不得的时期已经过去,高价拍品又回归市场。估价在100万美元以上的艺术品增长了5%,这些艺术品的平均落槌价上涨了17%。此外,百万美元及以上艺术品的卖家人数增长了13%,买家人数增长了10%。
▲五月在纽约举办的苏富比战后及当代艺术夜拍
苏富比对私人洽购交易的重视也逐渐有了成果,2017年上半年这一板块的销售额同比上升了52%至3.338亿美元。佳士得没有上市,不需要公开财务细节,但七月初佳士得表示,其上半年拍卖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9%。根据金融时报最近的一份报告,在佳士得业务占比越来越重要的私人洽购交易,从去年上半年的4.639亿美元下降到了2017年的1.554亿美元,降幅达2/3。可见某些板块苏富比已领先于佳士得。
丨泰康收购或是原因之一丨
270多年的时间里,苏富比经历了多次洗牌转变,而这个动作仍在持续中。2016年7月27日苏富比提交美国证监会文件显示,苏富比的最大股东康泰人寿集团在过去的一个多月内,连续数次出手增持苏富比股份,买入价格从每股29.61美元至31.99美元不等。截至2016年7月26日,泰康人寿持有的股份数目达到791.87万股,持股量约为13.52%,成为苏富比第一大股东,若以每股30美元估算,此次泰康总斥资2亿多美金。第二大股东是之前大战管理层的丹尼尔·勒布的公司“Third Point”,持股11.38%,第三大股东为Marcato Capital持股11.22%。
截至去年11月11日,泰康人寿总共持有苏富比14.99%的股份,共793.96万股。苏富比新任CEO泰德·史密斯表示,很高兴苏富比与新的大股东的关系已经对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产生了帮助。
▲嘉德拍卖、泰康人寿创始人陈东升
据苏富比最大股东泰康人寿2016年6月发布的《偿付能力报告》,其第一大股东为中国嘉德的母公司嘉德国际,持股比例为23.77%。作为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风向标”,早年借鉴了苏富比的运作模式,经过过去的20多年里,嘉德国际成为世界顶级拍行,而这次的增持行为或意味着嘉德国际将加快国际化进程,也不排除苏富比与嘉德国际进一步深入合作的可能。而对苏富比来说也是一桩美事,相对于佳士得,苏富比在中国地区的优势并不明显,此次与嘉德“联谊”既能获得资金支持,又能发展中国地区的战略版图。
而对于泰康人寿来说也收获不小,从去年7月每股以29.61美元至31.99美元不等的价格买入(以平均每股30美元的买入价估算),到如今每股46.15美元的价格,泰康人寿的账面盈利约1.2亿美元(8.2亿元),可谓是最大赢家。
▲苏富比截止2017年11月13日股价
泰康人寿还在公告中披露称,支持苏富比现有董事会及管理层广泛发展战略,并表示将会竞选苏富比董事会成员。对此史密斯也发表声明:苏富比管理层及董事会已经与泰康人寿集团的高层会面,并热烈欢迎他们对苏富比策略上的支持。苏富比管理层及董事会将继续实行各项政策,相信所有股东、客户以及员工都会因此举受益。
市场评论人士、《Hi艺术》主编伍劲对此表示,这会是在艺术品领域本土资本获取全球市场话语权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他还表示,特别期待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因为众所周知,陈东升是一个特别有本土文化自觉的企业家和收藏家,这份认知将来不仅会通过嘉德,也会在苏富比的行为中显现出来,这应该是意义所在。
▲市场评论人士、《Hi艺术》主编伍劲
丨后续发展是业内焦点丨
关于苏富比股价创新高还有说法认为,是新任CEO史密斯被投资者看好以及苏富比进行企业现代化转型。泰德·史密斯于2015年3月加入苏富比,此前曾任职于麦迪逊花园广场。尽管没有艺术背景曾使泰德·史密斯面临艺术界内部人士的质疑,但他的策略的确成功吸引了许多投资者。
▲苏富比总裁泰德·史密斯
2016年初,苏富比宣布收购艺术品投资顾问公司“Art Agency, Partners”,该机构由佳士得战后和当代艺术拓展前主席艾米·卡佩洛佐(Amy Cappellazzo)和长期顾问艾伦·施瓦茨曼(Allan Schwartzman)创办。这一收购也拉近了苏富比与一些世界知名收藏家的关系,包括美国达拉斯州的霍华德·拉霍夫斯基(Howard Rachofsky)和巴西矿业大师伯纳多·巴兹(Bernardo Paz)。
美国研究机构Consumer Edge Research的首席零售分析师大卫·希克(David Schick)表示:“苏富比新的管理团队已经构建起清晰的现代化商业模式,并进一步增强了过去18个月以来好转的艺术市场所带来的优势。”大卫·希克也认为“面向客户的技术投资”是有前景的策略投资。苏富比还在内容创作上进行投入,通过在官网发布文章和视频,以及在社交媒体互动,吸引潜在的买家。
2016年,苏富比的线上成交额已取得了20%的大幅增长,史密斯提到,“苏富比的线上买家在2016年贡献了1.55亿美元的成交额。”尽管艺术电商的战场竞争激烈——不仅有 Paddle8 和 Artsy 这样的初创公司,在传统拍卖行领域也有来自佳士得的竞争——史密斯仍然坚信苏富比的线上交易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此外,苏富比的转亏为盈还来自于优化、智能化的定价机制与交易方式,并提高了拍卖佣金。史密斯表示:“收藏者对于苏富比藏品的热情,也展现了苏富比利用市场稳定的趋势、为股东创造利益的能力。”近两年,苏富比调整战略部署,开启大规模收购活动。除了去年邀请艾米·卡帕拉祖(Amy Cappellazzo)包揽艺术资讯业务,苏富比还聘用艺术鉴定公司奥利珑分析(Orion Analytical)以及购入梅摩艺术品指数(Mei Moses Art Indices)监控拍卖业务,并聘请了罗伯特·劳申伯格基金会(Robert Rauschenberg Foundation)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麦克莱尔(Christy MacLear),以扩大对现有艺术家和艺术家的遗产和基金会的咨询服务。当日的新闻发布会后,苏富比公司股价增长了13%。
有业内人士认为,苏富比收购法理鉴定公司以及追踪拍卖情况的梅摩艺术品指数公司,是在为艺术品电商、艺术品金融等产业链布局做筹划。可见未来苏富比的动作将不仅限于拍卖板块,更多的是对新方向的战略部署。而另一方面,有了大股东泰康人寿的搭桥,苏富比中国地区的业务开展也将变得值得期待。
结语:
苏富比现代化转型初见成效,技术、数字营销和专业技能等领域的投资,以及收购策略已为其带来了许多潜在客户。如今苏富比正尝试多元化业务扩张,并已对即将到来的艺术金融时代做好了准备。相信不久之后苏富比有望反超佳士得。
(责任编辑:小苏)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