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然而,在去年展会上,不少品牌却连续几天面对门可罗雀的尴尬,展商总数也略有缩减。今年,各方展商更用行动表达了不满,注册参展商总数从1300多家锐减至650家。随着展商减半,展厅面积也缩水了约1/3。
原标题:巴塞尔表展大缩水, 行业动荡中的坚守与逃离
3月22日至27日,第46届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以下简称巴塞尔表展)如期而至。在各大顶级钟表、珠宝品牌的加持下,展会仍然星光熠熠,但自去年就显露的行业颓势在今年进一步扩大。
从成立于1917年的巴塞尔表展前身“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算起,2017年是这个古老博览会的百年庆典。然而,在去年展会上,不少品牌却连续几天面对门可罗雀的尴尬,展商总数也略有缩减。今年,各方展商更用行动表达了不满,注册参展商总数从1300多家锐减至650家。随着展商减半,展厅面积也缩水了约1/3。
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巴塞尔表展的主办方MCH集团从去年起开始不断调整策略,比如模仿竞争对手SIHH(日内瓦国际高级钟表沙龙)引入独立制表展区、将展览时间从8天缩减至6天等。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钟表类博览会,巴塞尔表展也得到了不少大品牌的力挺。
多重因素导致规模缩水
2013年,MCH集团宣布花费5亿瑞郎,全面升级巴塞尔表展的主展厅,搭建了一个面积超过14万平方米的超级场馆。随后几年里,巴塞尔表展的规模不断扩充,2016年顶峰时拥有超过1500家品牌参展。而2016年却刚好是高端腕表行业最为困顿的一年,由于智能手表抢占市场份额、欧洲恐怖袭击事件影响销售,以及腕表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等因素,行业经历了连续的销量下滑。
随着成本压力上升,不少中小品牌对参加巴塞尔表展的成本多有抱怨。据金融时报报道,这个很多品牌眼中“不得不参加”的表展,每平方米展区面积收费达到1500瑞郎,实在过于昂贵。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腕表品牌亨利慕时(H. Moser & Co)总裁Edouard Meylan表示:“对我们来说,根本没有足够的预算参展。而展览期间的主要活动,其实就是和早就预定好行程的高端零售商进行采购洽谈。”今年,Meylan选择在巴塞尔表展期间租赁了附近的酒店套间进行洽谈,大幅削减了开支。
另一边,不少珠宝品牌今年也决定放弃参展。从去年开始,珠宝品牌们就对巴塞尔表展颇有微词。除了高昂的租金,他们更多地抱怨巴塞尔表展对珠宝系列的忽视。虽然全称为“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但钟表部分始终是展会的重中之重,无论媒体报道还是观展受众,都没有给予珠宝商们足够的重视。
另外,随着参展商的逐年增多,不少高端零售商的日程完全被钟表品牌排满,根本挤不出时间来关注参展的珠宝系列。而与此同时,在伦敦、拉斯维加斯和迪拜等地举办的高级珠宝博览会上,珠宝品牌们却感受到远高于巴塞尔表展的效率和性价比。
除部分感受到成本压力的钟表品牌和不受重视的珠宝品牌外,选择撤出巴塞尔表展的还有钟表零件制造商、包装方案提供商和特殊机构制造商等钟表相关的产业链展商。面临行业下滑,钟表品牌们在设计制造和包装上趋向保守,不断降低成本,使得产业链上的展商面临更大生存压力,从而缺少参展的动力。
“缩水”现象也直接影响了高端零售商的积极性。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英国钟表珠宝零售商Wakefields Jewellers表示,今年他们将巴塞尔的参观行程从5天缩减至2天,其中大部分行程是和钟表品牌洽谈合作,并表示:“如果不是劳力士要求我们参加的话,我们也许就不会去了。”
主办方寻求转变
从去年开始,巴塞尔表展的主办方MCH集团就感受到展会面临的危机。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跟随竞争对手SIHH的步伐,为小规模的独立制表品牌设立展示专区。在主展厅二楼,巴塞尔表展邀请了近年表现出色的MB&F等57个小型独立制表品牌构成“Les Ateliers”展览专区。今年,这一展区的品牌均选择继续留在巴塞尔表展。
MB&F创始人Max Büsser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出于成本考虑,今年有不少品牌选择放弃巴塞尔表展,但我们仍然决定分出预算,同时参加了SIHH和巴塞尔表展,也特意为巴塞尔预留了几款新表的发布。”Büsser解释道:“当巴塞尔在举办表展时,我不可能在日内瓦的工作室里安坐,我们认为行业整体在向好,所以愿意投资以获取更广泛的关注。”
与MB&F同属“Les Ateliers”展览专区的,还有Yvan Arpa于2010年创立的品牌ArtyA。这位业界著名的腕表设计师表示,展商减半并不是坏事:“如果只有半数品牌今年继续参展的话,那就意味着剩下一半展商能够得到加倍的关注度。”同时Yvan Arpa表示,虽然官方没有具体说明,但是随着参展商的锐减,“在参展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巴塞尔表展今年实际上为展商提供了更大的展位。”
但是更多选择退出的展商,看到的则是巴塞尔表展的强硬态度。在前两年收到展商多次对展位费用的抱怨后,巴塞尔表展在降价方面无动于衷。接受Verdict杂志采访时,珠宝品牌Mariani创始人Federico Mariani表示:“我们试着告诉巴塞尔,他们需要降价,但巴塞尔完全不愿意接受。”
主办方认为:“展位费仅占到总参展费用的20%左右,展商的主要成本都在其它方面。”不过,作为对高成本的回应,巴塞尔表展开始允许主要参展商在展馆中保留搭建好的展台和展位,方便下一年重复使用,以节省“高达数十万瑞郎的搭建费用”。
今年,巴塞尔表展将原先的8天展期缩短至6天,使得各项活动“更加紧凑而集中,吸引更多观众的同时减少展商的开支。”官方新闻稿表示“虽然展期缩短,但总参观人数没有减少”,但据Verdict报道,能明显感到展厅里观众人数不如以往。
传统高端品牌力挺
在主展厅的核心展区,百达翡丽、劳力士、萧邦,以及LVMH和Swatch集团旗下的腕表品牌仍然发布了不少吸睛的新品。
劳力士推出的GMT MasterII成为展会热点,在复刻1955年原款式经典红蓝配色的同时,也推出其标志性的玫瑰金配色版本。百达翡丽在2009年款经典女式腕表Reference7071的基础上,新推出了Reference7150,这款腕表在38毫米表盘的四周镶嵌了72颗钻石。LVMH旗下的Hublot则推出了500枚特别限定表款Big Bang Unico Red Magic,这是由Hublot耗时四年研发的“灵动色彩陶瓷材料“制造的首款腕表。
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Hublot首席执行官Ricardo Guadalupe表示:“巴塞尔表展是行业最聚焦的一场博览会,今年也不例外。”谈到巴塞尔表展目前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时,Guadalupe表示,“巴塞尔仍然拥有更多的重量级展商,SIHH很难与之相比。”
对巴塞尔表展的历史情结也是传统表商选择力挺的重要原因。萧邦董事会副主席Karl-Friedrich Scheufele表示:“我们已连续参加巴塞尔表展将近50年,找不到任何现在退出的理由。”与此同时,作为巴塞尔表展的展商委员会成员,Scheufele对近两年的发展情况也十分关注,“过去两年的变化,是整个行业变化的缩影,巴塞尔表展必须尽快调整适应。”
本报记者 许望 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小苏)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万能发帖软件 www.teamczyx.com
浏览器自动填表软件 www.teamczy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