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区分这几种替代品,业内专家指出,战国红玛瑙与鸡肝红相比有明显的颜色过渡,相比之下较为淳朴,颜色过渡自然、不僵硬,这些是鸡肝红玛瑙无法冒充的。
第二种冒充战国红玛瑙的替代品是三彩玉,它多用在战国红玛瑙的雕件上,最好的区分方法就是看其透明部分,战国红玛瑙白色的地方有玻璃般的光泽,而三彩玉看起来则是油润的感觉。
第三种“蒙料战国红”是这几种当中最难区分的,在北京的爱家收藏品市场找到了这种蒙料,这种蒙料是一种出产在河北与内蒙古交界的石料,色彩和纹理图案也很漂亮,但专家指出,这种蒙料的价格要比真的战国红玛瑙低数倍乃至数十倍,所以在区分时要格外注意。首先蒙料的石性较强,石质发干;其次,蒙料上显现的红色比较暗淡,而真正的战国红玛瑙质地细腻润泽,玉化程度较好,红色明艳亮丽。收藏投资者只要注意以上3种替代品,仔细观察还是容易鉴别的。
【相关链接】
战国红玛瑙的来历
玛瑙由于纹带美丽,自古就被人们使用,是我国传统的玉石。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玉器中,常见成串的玛瑙珠组成的项饰。山西省侯马市上马村春秋墓出土两条玉串,大的一串由玛瑙珠、骨珠、玉珠、玉环、玉兽等20枚组成,珠的形状有枣形、管状、珠形、六棱形、长方形,都有穿孔。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玛瑙项链两串,1串222粒,1串74粒,管形,最为可贵的是这些珠子均为红缟玛瑙琢成,至今依然五光十色,熠熠生辉。战国时期玛瑙圈和玛瑙觽也比较多见,该是组配的一部分,但这些东西多为单色白玛瑙制成,极少有用红缟玛瑙的,这个时期也有用红缟玛瑙作为剑饰的,多为素面,依据自然花纹巧雕,抛光细致,光泽强烈。
云南产红玛瑙早有记载。《徐霞客游记》载,他到了云南一个叫玛瑙山的地方,玛瑙山“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据考玛瑙山就在云南省保山市附近。
明万历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谈到玛瑙时也说“生南方者色正,红无瑕,生西北者色青黑,谓之鬼面”,“红色者为重,内有五色缠丝者胜之”。读张增琪先生著《滇国与滇文化》,就知道滇国的墓葬中玛瑙饰物出土很多,有红玛瑙、白玛瑙、灰白色条纹玛瑙和浅红色缠丝玛瑙,大多半透明,玻璃光泽,有不同的式样。可以看出,汉时滇人就玩红玛瑙了。曾经请教古玩市场的前辈,询问大批的战国红玛瑙珠子从哪里收来。告知多数是从哀牢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手里换来的。那里的人以红为贵,以红为美,将珠子串做项链挂在脖间。甚至有将珠子缀在大块的布上披在背上,以为可以通神。经过数年淘换,战国红玛瑙制品已经是及其罕见了。徐霞客说的玛瑙山,就是哀牢山的支脉。 此所说战国红玛瑙应该是指云南的南红玛瑙。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