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作为一家综合性的拍卖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华南地区艺术品拍卖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2012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中显示,广州华艺国际拍卖纳税额度在全国文物艺术品拍...
谈公司发展
争取成为全国艺术品行业链上实力最强的综合机构
收藏周刊:您年初对媒体说,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过早进入“中年期”,应该如何理解?这意味着市场更加成熟了?
王野夫:我指的是拍卖公司,不是市场,是拍卖公司给人到了要“成家”的感觉。实际上,我认为今天这个社会已经不是一个人能做好一件事的时代了。广东的拍卖公司不少在各自为营,企图另立山头。甚至以为人人都能做拍卖,这种心态非常强烈。我认为拍卖公司要做得专业,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对于我们这样已经建立二十年的公司,我们每走一步,都会非常严谨。光用“激情”来代替理性的策略是不够的。所以,我认为应该是“少一份激情,多一份理性”。
收藏周刊:您认为华艺国际拍卖在这方面表现如何?
王野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浸泡在这个市场里二十多年的公司,对整个市场的观察以及对自身环境的思考要比一些新起拍卖行更敏感和慎重很多。我们给自己的定位和目标也是非常清晰,我们并不争抢去拼全国三甲,而是致力于“做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最全的公司”,“最具特色的艺术品投资机构”,在区域文化里推动艺术市场的发展,争取成为全国艺术品行业链上实力最强的综合机构。
所以在更名华艺国际之后,立足区域市场的根本上,我们决定坚固这个基础并开拓更大的基础市场。以多种方式介入市场,做高端市场的收藏和投资、以专业画廊力推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举办大学生艺术博览会,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将艺术品的触角覆盖到整个珠三角地区,推动艺术文化的阶梯式普及。这也是我们未来要发展的一个方向。
谈拍卖行业
广东拍卖行拍品质量有待提高
收藏周刊:据华艺国际拍卖官网数据显示,2011年冬季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为6亿,而2012年的秋季成交总额则为2.6亿,2013年冬季拍卖为2.6亿,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样一个数字?
王野夫:作为华南地区艺术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一是要为这一区域行业的发展做出榜样,二是要引领整个市场的发展和业态的发展。华艺国际从2011年更名之后的三年里,每年各个专场分别都有增加,上升的比例也不断扩大。
收藏周刊:目前,华艺国际在艺术品拍卖方面是否存在发展的瓶颈?你们将如何寻求突破?
王野夫:对于任何事物来说,一个永恒的规律是:过度的开发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衡。所以有人会说,华艺国际一开始某某专场拍的很好,现在好像成交额一场比一场“缩水”了。从整个市场的大环境,从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讲,某个专场出现所谓的“缩水”,某个专场“看涨”,在我们看来其实都是正常的,并不预示着什么特殊的迹象。
对于瓶颈问题,我们并没有到这样的时候,目前还是公司大发展的阶段,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
收藏周刊:广东省拍卖协会近期公布了一项数字,2013年广东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为15.8亿元,虽然较2012年有所提升,但占全国份额仍然只有2.64%,您怎么看待这个数字?
王野夫:这是广东区域内的拍卖行成交价,这里忽略了广东藏家在全国范围的艺术品购买力。比如去年在香港成交的永乐佛像2.36亿,购买的藏家就是广东的,还有经常到上海,北京等地购买的多不胜数。所以说,广东作为经济强省与其购买艺术品的竞争力,并不矛盾。相反,这对我们作为拍卖行业的从业者提出了警醒,我们要反思为什么有这么多藏家宁愿跑到外地购买艺术品,这里面跟我们自身征集艺术品的水平和质量不无关系。所以,对于华艺国际拍卖,接下来需要做的,也是要尽可能地完善这方面的服务以及进一步提升拍品的水平。
(责任编辑:王三秀)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