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书画市场进入调整期,收藏是否正当时?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12-0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秋实

摘要: 擦亮眼睛、量力而行,就不怕水深过腰;认准大拍卖行,买些怡情小字画,就不怕栽跟头。假如能准备好“四要”,又醉心书画,在市场回暖之前,投资者们不妨牛刀小试。

标题:书画市场进入调整期 现在收藏字画是否入场好时机


书画市场的行情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占据书画市场成交额60%以上的近现代书画,称得上是市场的风向标。


近几年,书画市场进入调整期,市场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人说,拂去泡沫的书画市场,是捡漏的好时机;也有人说,市场不景气,更需对标吴昌硕、 徐悲鸿、张大千等近现代名师大家,要买就买经过时间考验的精品,不要把目光过多地放在更容易炒作的当代作品上;还有人提示,客户资源多、征集门槛高的大拍 卖行,为了客人流量往往把起拍价压得低,反而比小拍卖行有更多机会以低价拍得书画,不要因为手中预算有限就对大拍卖行望而却步。


这些观点都直指一个问题:当把收藏字画作为一种投资理财方式时,现在是不是入场的好时机?


给出答案前,首先要端正认识。对普通人来说,不可能像王健林那样如集邮般搜集刘海粟的黄山图,不妨将收藏字画视为家庭理财里富含文化气息和情调的一部分。假如看走眼,也需要有心理承受力为自己的冲动买单。


8年前,笔者在某拍卖行以2万元拍得一幅赵之谦的画作,1年多后在另一拍卖行以5万元拍出。扣除佣金以及其他费用,收益率仍然不错。但同一时期笔者 还购买了王震的达摩、宣统的牡丹、陈师曾的兰花等近现代画作,至今仍躺在家里“睡大觉”。也就是说,即便在书画市场走牛的时候入场,也有赚有赔。


决定是否入场前,要有一颗平常心。理财玩的不是心跳,就跟不拿急钱炒股一样,也别拿着买房买车的钱去投资书画。几千块钱的书法作品,相当于一部苹果 手机和孩子一个月的幼儿园学费;几万块钱的画作,换做家庭收入,与简装一套房子的工费差不多。对个人和家庭理财投资来说,有余钱,有余力,才是入场书画市 场的必要条件。


在某拍卖会现场,笔者曾偶遇一位浙江老乡,踌躇满志要众筹巨资买下一幅齐白石的画作,准备在当地大肆包装之后转手卖出。表情语气豪迈,而后来笔者再 没听说他的消息。笔者的一位朋友曾在某在线拍卖会上买过一幅爱新觉罗·启骧的字,他当时买下的唯一理由是因为这幅行书好看、舒服。书画和其他投资产品不 同,千金难买心头好,很多时候赚钱和喜欢并不矛盾,假如只为了赚钱而买,结局怎样不好说,至少不会享受这个过程。


真的要投身投钱到字画中去,还需要有审美力。近年来,虽然市场回调,但国人对于收藏的热情一直不减,电视台的收藏鉴宝类节目一直拥有众多观众。去年 故宫的《石渠宝笈》特展,更是火爆到游客跑步冲刺。但真的要买字画,光看电视、看展览可能还不够,还需要了解作品的背景,需要向行家里手请教,也就是业内 所说的“掌眼”。


买字画能不能挣钱?要给出答案真难。但在笔者看来,最后能挣到钱的,都得有“四要”:除了要有平常心、要有审美力外,还要沉得下、稳得住。所谓沉得下,就是耐心去理解市场和作品,摒弃捡漏的侥幸心理;稳得住,就是对自己的选择有信心,对持有作品有耐力。


擦亮眼睛、量力而行,就不怕水深过腰;认准大拍卖行,买些怡情小字画,就不怕栽跟头。假如能准备好“四要”,又醉心书画,在市场回暖之前,投资者们不妨牛刀小试。


(责任编辑:小苏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