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降艺术关税只是“毛毛雨” 高墙依旧在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7-01-21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高灰

摘要: 中国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品进境税率,就像一道高墙,一方面保护了中国相对羸弱的艺术市场;同时也把国外的藏家和艺术品挡在门外。某种程度上,中国成为世界艺术市场上的“孤岛”。

       原标题:艺术关税降至3%影响甚微海外回流仍在囧途

  成化鸡缸杯,2014年苏富比2.8亿港元成交


         成化鸡缸杯,2014年苏富比2.8亿港元成交


       降艺术关税难解高税率


       最近,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关于2017年关税调整方案》的公告,内容指出: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通过,方案中对822项进口商品实施暂定税率,其中97011019(油画、粉画及其他手绘画原件)、97020000(雕版画、印制画、石印画的原本)、97030000(各种材料制的雕塑品原件)三个税则号的关税暂行税率再次降至3%(正常税率为12%,2012—2016年暂调至6%)。调整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对此,业界普遍持支持赞赏态度,但也认为对行业影响不大。“减税放活市场。但光减税是不够的,相比17%的增值税,关税减免的只是‘毛毛雨’。进口环节增值税才是海外中华文物通过市场渠道回流的‘不可承受’之痛苦。”中国拍卖协会副秘书长欧阳树英说。


       “在实际交易中,除了关税,艺术品还要承担消费税、营业税等多种税费。即使采用3%的进口税率,艺术品进口的综合税率接近30%。”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曾表示。


       假设某大陆藏家从国外购买了一件100万美元的作品,运费和保险费等先忽略,仅进口关税(100万×3%)就是3万美元。另外还需缴纳17%的增值税(100万+3万)×17%=17.51万美元。“中国艺术品的综合税收为世界之最。”日本关西美术竞卖董事长上明说。


       与此同时,美国、加拿大、新西兰、韩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对艺术品均实施零关税,即便是征收的国家,税率也很低,比如摩洛哥王国的关税仅征收1.25%。对于文物艺术品进境环节的增值税,英国仅征收5%,德国仅征收9.5%,其优惠税率为7%。


       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品进境税率,就像一道高墙,一方面保护了中国相对羸弱的艺术市场;同时也把国外的藏家和艺术品挡在门外。某种程度上,中国成为世界艺术市场上的“孤岛”。


       国外天价买名画不入境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藏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他们也积极参与国际拍卖,诞生了很多拍卖纪录。2015年,刘益谦在纽约以10.8亿元拍得莫迪里阿尼的名作《侧卧的裸女》,创下世界艺术品拍卖第二高的纪录;2014年11月,王中军在纽约以3.77亿元购得梵高名画;2013年11月,万达集团的收藏团队以1.72亿元买下毕加索的《两个小孩》;2013年,郑华星在香港苏富比以2.3644亿港元拍得一尊明永乐佛坐像;2013年11,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以1.72亿元购得毕加索代表作之一《两个小孩》……


       同时,在美国《ARTnews》杂志公布了2015年“顶级藏家200强”名单中,14位中国藏家榜上有名,其中5位来自大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藏家已经成为世界艺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但高关税给中国藏家出了一道难题:海外买了作品后如何安置?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多位大收藏家在海外购买了文物艺术品,都不愿意带回境内,大多数都放在香港的保险箱,少量放在国内保税区”,比如刘益谦在香港苏富比以2.81亿港元拍得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被放置于上海保税区。“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规避交纳高额关税和增值税。”但当需要把玩欣赏或展览时,需要从香港或自贸区仓库中提取出来,非常不便利。


       这也间接促进了艺术品仓储产业的发展。“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零关税的政策,很多藏家愿意把香港作为中转站,这也使它成为全球储存艺术品最多的地方之一,目前香港大约存放着价值约100亿美金的艺术品。”


       海外文物回流通道受阻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1840年至1949年的100年间,我国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数量达164万件,加之民间收藏,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可能超过1000万件。


       而在当下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但涉及海外回流艺术品和西方艺术品的比例仅有10%,每年艺术品进口只有不到70亿元规模,“造成这种现状的很大原因正是艺术品进口关税过高。”


       同时,高关税也造成中国艺术界与世界交流不畅,“大家只是在小圈子里玩”,变成了中国人的“自娱自乐”。这其中有两层含义:第一,大部分中国人只买中国艺术品;第二,中国艺术品的主要购买力还是中国人。“欧美、日本藏家曾是中国艺术品的主要收藏群体,但现在中国艺术品的价格已经很高,这些地区的新藏家很难接手,已经出现收藏断层现象。”有业界人士直言,“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圈子里玩中国艺术品,这种现象在二十年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化。”


(责任编辑:晓兰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