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市场资讯 > 正文

红木成品与木材"倒挂" 行业如何发展?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7-02-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邓雪松

摘要: 国际针对红木原材料的禁令,使得国内红木材料价格暴涨,红木家具成品与木材价格出现严重“倒挂”。在这种情况下,红木家具的价格是否处于“洼地”?红木家具行业整体发展又将何去何从?


  原标题:原材价格暴涨 红木家具未来如何走向?


  红木家具市场受材料价格影响,正面临洗牌。

红木家具市场受材料价格影响,正面临洗牌。


      去年,国际上针对红木原材料出台了一系列大范围、严措施的禁令,使得国内红木材料价格暴涨,此番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并没有如期引涨红木家具市场,红木家具行情仍然波澜不惊,甚至红木家具成品与木材价格出现严重“倒挂”。在这种情况下,红木家具的价格是否处于“洼地”?红木家具行业整体发展又将何去何从?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成品家具与材料价格出现“倒挂”

      在最近执行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CoP17)中,纳入管制的除紫檀属的檀香紫檀外,还包含了花梨木类的刺猬紫檀以及整个黄檀属下的16种红木。与以往相比,此次禁令涉及的范围更大、覆盖类别更广、管制措施更严。

      在禁令出台后短短数月红木原材料价格涨势迅猛,如果将2016年的材料价格和当前价格进行对比,以具有代表性的红木材料常用规格为例:老挝大红酸枝每吨16万元涨至24万元,涨幅达50%;白酸枝从每吨2万元涨至3.5万元,涨幅达75%;缅甸花梨每吨1.5万元涨至2.5万元,涨幅达66.7%;花枝由每吨3万元涨至约4万元,涨幅33.4%以上;血檀由每吨1.2万元涨至2万元,涨幅达66.7%。

      笔者认为,以往红木材料的涨跌一般是受制于某一时间段木材进口数量的增减以及生产材料消耗的供需关系引起的,带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从价格走势表来看是调整起伏、逐渐上涨的过程。而这一轮的木材价格上涨则是在木材供应的源头以“釜底抽薪”的方式“断流”,红木材料可用资源日益匮乏已是严峻的事实,因此从长线来看,这些纳入贸易管制的木材价格不可能回落。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内木材的短线炒作会带有风险,因为市场上的红木家具成品价格并没有与材料价格同步,木材没有大量进入生产环节而是积压在木材商手中,一些短线炒作的会急于套现出货而带来行情的盘整回调,只有市场上红木家具成品去库存彻底完成,材料价格才会持续上涨。

      当前市场上红木家具的价格并没有与木材价格同步。在笔者看来,去年红木家具市场整体偏冷,销售不畅使得存货数量增加。在这种背景下,本轮红木材料价格上涨对于一些未囤积充裕材料、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因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陡然提高,还将面临无米下锅的困境,只能清货出局。因此,市场上很多红木家具都是以前期的价格在销售,红木家具与材料价格出现“倒挂”现象。而造成红木家具与材料价格“倒挂”的家具市场层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是产品结构单一,二是同质化严重,三是产品结构与时代发展脱节等。

      在去库存化的行情下,一些材美工精的红木家具因受制于价格竞争而处于价值的洼地。另外本次禁令的出台,已经将所有红木家具的名贵高中端用材涵盖其中,以后也无解禁的可能,因此,名贵红木材料大批制作家具的时期也宣告结束。后续走势中,中高端红木材料的资源、生产制作企业,家具产品的数量都会迅速减少。中高端红木家具的精品化、高端化、小众化是可以预见的方向,价格将持续上涨。因此,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在红木资源稀缺与人民币持续贬值的情况下,当前是精品红木家具“抄底”的良机。

      原材料涨价导致行业格局调整

      家具与材料的价格“倒挂”也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本轮的材料上涨将会加快行业洗牌的力度,改写行业的格局。

      以往木材价格的上涨是以黄花梨、紫檀、红酸枝三大名木为主线来发展的,这三种木材的价值既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又有各自成熟的风格体系和经典样式,因此具有广大的消费需求。历时10多年的三大名木涨价热潮,每次价格上涨都会既带来企业利润的倍增,又使得他们从名贵木材生产制作领域被洗牌出局,转向了材料价格相对低廉的红木家具制作。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木材价格上涨过程中企业可能被驱逐出局的严重性,例如最早全国制作越南黄花梨的家具商近千家,但现在一般企业根本没有能力购买黄花梨材料,即使有材料也不敢开料制作,就算做了也难以卖出去。现在全行业数万家企业只有寥寥几家在制作黄花梨家具,从中可以看到材料猛涨后对企业的驱逐效应。因为材料持续上涨后,就会对企业的生产制作工艺、品牌影响力、高端客户资源、完整的品牌运营经验提出要求,当企业满足不了这些要求就会被材料赶走。

      此外,以往每次材料的拉升是出于行业大盘整体上升的阶段,材料价格带动家具价格的上涨,吸引场外资金的蜂拥而入,促进整个行业规模的迅速膨胀。但问题在于,当前处于行业发展的瓶颈与转型期,市场整体销售量不旺,因为市场处于一个去库存化的时期。所以,材料上涨是把“双刃剑”,这次“亮剑”不会催生一批新的企业入场,反而会清洗一批企业出局,行业规模会缩小,促使整个行业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分化和裂变,从而改写行业的格局。

      因此,笔者呼吁全国精英品牌企业珍惜名贵木材,定位制作家具精品,同时整体提高红木精品家具销售价格,摆脱价格恶性竞争,回到健康发展、以质取胜的轨道上来。

      企业应借机转型 进行抄底重组

      笔者认为,在这轮行业洗牌和格局重新划分的过程中,一些红木家具企业抱着消极的态度守株待兔,期待这轮材料上涨之后再有一波家具暴涨的行情,迎来一个供销两旺的局面,这个时期已经成为过去。这一轮的洗牌与深度调整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借机转型、抄底重组、择机而退。

      借机转型是当前形势下企业发展的良策之一。借助当前家具价格与材料价格“倒挂”,家具的“洼地效应”清理销售积压产品,将现金回笼,结合市场方向进行定位,把现金投入到产品研发之中。对于那些有实力、眼光、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并且有清晰发展定位的企业而言,这一轮的材料上涨是一个转型升级的良机。

      抄底重组是指以前的行业形态是“大家都在种树”,生产企业过杂过多。而现在是“摘桃子”阶段,即以投资思维来纵览行业发展。当前市场上不缺精品家具,而是缺乏成体系、从品牌规划与市场定位出发的精品家具。笔者认为,行业后续细分还包括整个产业结构的细分,加工制作与品牌经营会分离,产品与销售也将分离,设计与产品也将分离。未来的行业旗舰品牌不见得是生产制作企业,很可能是拥有设计资源、品牌规划能力、创新销售模式的投资者,是行业外进来的“黑马”。重组是大势所趋,潜藏着巨大的商机。

      择机而退是指红木企业要在未来生存发展下去,就只能走市场细分与差异化竞争之路。但是,企业应该反问自己是否具备这种转型的能力,从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加工制作、市场营销和整个企业文化上衡量,企业是否具备这种实力;老板是否具备“第二次创业”的勇气和精神。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企业就应该要考虑乘着这一轮材料大涨的机会逐步地清库存,减产清仓,撤退保本。因为这些企业前十年来的发展所积累的财富是得益于材料价格的上涨,而这种行情已经结束。

      (作者系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