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亚洲裡的当代艺术赞助带着新意义,与这些复杂的网路交织在一起。如今,艺术家和赞助者的关係不仅是金钱上的交易,而囊括了概念发展、项目参与、私人以及公开收藏、为艺术提供国际平台等因素。
原标题:扩充艺术赞助的愿景
Illustration by O Hezin.
波希米亚艺术家贫困却志在追求创意表达的想法是穿插人类文明歷史的修辞。艺术赞助的重要性经常被排除在主流文化论述外,但这却对数世纪以来的艺术发展及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极为关键。最知名的艺术赞助应当来自文艺復兴时期的米第奇或斯福尔扎家族。的确,若缺这些恩人的餽赠,许多大师之作甚至艺术运动都可能无法演化。如今,这种庇护关係在当代艺术领域持续地发展,古根海姆、洛克菲勒、鲁贝尔、乔志兵以及王薇等就如米第奇家族塑造着艺术歷史的进程,而大众可在公共机构接触他们的私人收藏,实现了“迈阿密模式”的教育任务,以个人收藏带动艺术展览。
二十一世纪的文化赞助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沿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动态,艺术的基础设施亦匯合、适应。艺术家、收藏家、策展人等频繁在商业机构及非营利组织间转换。亚洲裡的当代艺术赞助带着新意义,与这些复杂的网路交织在一起。如今,艺术家和赞助者的关係不仅是金钱上的交易,而囊括了概念发展、项目参与、私人以及公开收藏、为艺术提供国际平台等因素。这种网式对话既具有挑战性又极富意义,表现了深远的志向及为新一代艺术交流争取国际声音提供了可能性。
这种关係的关键点是赞助人的意图。新兴的文化精英应该永远尊重艺术家的诚信。赞助者有能力利用人际网络和个人资源去推动艺术家的轨道。这绝不应该成为实现短期目标(例如成立精选展览)的道路;反而,赞助者有义务与艺术家成立长期关係,并贡献时间、想法、研究及其他有助于艺术家成功的无形价值。
K11艺术基金在过去几年着眼艺术家的长期发展,支持了来自中国的新兴当代艺术家。中国最有前途的年轻艺术家之一程然,在2015年参加了一场集团展览;其后,他长达九小时的影像作品奇蹟寻踪(In Course of the Miraculous)在同年于第十四届伊斯坦堡双年展揭幕; 程然亦以此作品在纽约市的新博物馆(New Museum)获得驻地叁个月的机会。与此同时,张鼎在2015年创作的装置作品龙争虎斗(Enter the Dragon)是与伦敦当代艺术学院的重要合作项目。而K11与例如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和东京宫、伦敦的蛇形画廊等合作,定製“既远且近”(As Far As Near)系列,把中国艺术家寄托于国际舞台上。为了向大众宣传艺术教育,K11与纽约市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合作,在中国举办了他们的第一组网络公开的摄影课程。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发展中一定具有与各方的连结和合作;这种成长,不仅体现在日渐成熟的创意,也体现在他们敢于尝试新媒体、新项目以及新理念的实践。
然而,在这种合作体系之内,赞助者们须要保证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不可限制他们的创作。在这方面,策展人的角色尤为重要,而这正是K11强烈支持的一点。策展人是知识文化批评的持有人,他们有能力去促成对话、辩论以及跨文化交流。他们是保证合作、达成展览的中立方,对艺术家的支持和引导极为重要。策展人立场独立,旨在扩充艺术理论;儘管策展角色的性质饱受争议,我们在被资本主义垄断的艺术世界中,急需他们的存在。
赞助者、艺术家、策展人的叁角关係可以产生、培养、培育千禧一代艺术家。这些艺术家追求的不仅是经济支持,还有艺术组织能提供的力度和广度。总括而言,艺术赞助并没有一条对或错的道路,它在我们这个艺术的生态系统中也没有一个準确的定义。然而,共同的热情令艺术爱好者合流。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具有前瞻性、启发性和挑战性的当代艺术模式,引发世界进步。(Adrian Cheng)
(责任编辑:小苏)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