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教育 > 正文

丝网印刷名作非版画卖高价涉嫌商业欺诈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2-09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摘要:  日前,国内以丝网印刷名家作品著称的百雅轩,因扩张失败导致关店,引发人们的关注。艺术评论家徐子林认为,这一模式难免有欺诈之嫌——“一年前我批判百雅轩的造假产业链必将崩盘,事实证明很快垮了!”


华艺廊总经理张向东——只是限量复制品而已


丝网印刷名家作品,严格说来,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版画,只能叫限量复制品。


限量复制就涉及了两个关键点:一、限量必须是真实可信的。如果可信度高,复制数量又不多,那还是有一定价值的;而假如明明是做了几千张,却宣称只做了几十张,这就会导致市场的混乱了。二、是否为画家本人签名。如果画家的名气比较大、学术地位比较高,又能一一签名,那价值自然也会比较高。在我看来,只要从这两个因素考虑,就可以把丝网印刷名家作品的问题简单化了。


广州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郭润文——丝网印刷名作是再创造  贵得有理


丝网印刷名家作品,不能单纯归为复制品,而是一种再创造的衍生品。它不仅有艺术价值,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可以转卖,也能上拍卖行。


追本溯源,丝网版复制名家作品源于美国。三四十年前,美国就开始出现一些著名艺术家利用丝网印刷自己的作品,限量发行。由于美国人比较喜欢艺术品,却未必都能买得起名家原作,因此催生了各种各样的衍生品,其中,最能直接反映原作风貌的就是丝网版画。因为这样的衍生品,虽然外形、色彩跟原作比没有太大变化,但原作是手绘作品,丝网印刷则是多层套色,凑近看去,就会发现作品由于经过多道工序的反复套色印刷,画面上会出现版画应有的痕迹,这也正是它不同于印刷品的独特魅力所在。因此,丝网印刷名家作品,是新的再造过程,是原作的艺术延伸,比一般复制品的附加值要高得多。另外,它不仅经过了二次创作,也遵循版画的印刷规则,限量发行,排序越靠前价值就越高——第一张比第99张的价值要高出一大截。而且,一般丝网版画都有原作艺术家的签名。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起,美国这种丝网印刷名家作品的方式也被引入进来。普通民众想在家里挂一幅比较有名气、自己经济能力承受得起的作品,一般不会再买复制品,而是买丝网印刷的名家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更接近于创作,是有价值的,可以转卖。现在拍卖场上常会出现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标签上清楚地写着“版画”或“丝网版画”,价格一般在该艺术家原作的百分之一以内。譬如一百万元的原作,那丝网版的价格就是一万元到几万元之间,也有的达到20万元。


事实上,如果丝网印刷名家作品价格太低,商家也不愿意做——因为一件丝网版至少得做三十道套色,挺复杂的,所以目前丝网版主要集中在一线艺术家的作品上,原作价值比较高,渴望收藏的人比较多,这样才能产生经济效益。而且,随着高收入阶层的不断增加,我以为丝网印刷名家作品,以后还会发展得更好。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王华祥——指摘者多出于心理不平衡


我很支持丝网印刷名家作品,这样能够满足更多人对艺术品的需求,对名作的喜爱。某些专业人士跳出来瞎嚷嚷,多半是因为心理上不平衡。


事实上,是百雅轩在国内开拓了这样一个市场,如果它只是一厢情愿停留在概念炒作层面,绝不可能维持这么久,也不会受到比较广泛的认可。既然价钱定得这么高,仍然有人愿意买,那说明人们有这样的需求。


作为搞过版画创作的人,我想自己还是很清楚专业画家的心理的,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原创版画都不好卖,或者价钱卖得比较低,而一件丝网版复制品,却能卖得那么贵,感到很伤自尊。这其实也跟我们固化的艺术观念有关,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制作模式,跟传统的原作观念、艺术价值是相违背的。但我以为这恰恰是专业人士们应该自我反省之处——为什么我们的原创版画卖不出高价,而丝网印刷名家作品却可以赶超我们?难道我们一味地抵制、责骂丝网版复制品,原创版画就会卖得更好吗?


实际上,原创版画根本不是因为受了丝网版复制品的冲击才不好卖,而是因为艺术家的观念跟这个时代有所脱节,忽视了艺术作为一种传播手段既要起引导作用,也必须适应社会。所以,原创版画与丝网印刷名家作品之间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因果关系。而专业人士也未必是出于一种责任心、出于对文化价值的保护而指摘丝网复制品,恐怕更多只是出于保护自身利益。所以,我更希望版画家们调整心态适应变化的社会需求,适应新技术的冲击,让自己的作品更受欢迎,让自己推崇的艺术价值也被商业所认可。而从公众的角度看,人们并没有义务去接受权威的观点、专业的标准,他们有自主选择作品的权利。


另一方面,版画复制在历史上也是早已有之的,中国一向引以为傲的明清木刻版画,全部都是复制画稿的:由当时的画家进行构思、创作,再由刻工进行木刻复制,跟今天的版画工坊一样。刻工有着非常高超的技术,可以将画家的作品转化成大量的复制品,以满足社会需求,譬如作为小说的插图或者作为年画走进千家万户。这正是版画产生的最初动力。丝网版印刷名家作品,只是当下各种印刷手段中更多保留手工、相对传统的方式,没什么可讶异的。


去年,我从加拿大坐邮轮到美国的阿拉斯加,就看到船上有几千份的迪士尼油画复制品,做得跟原作几乎一模一样,价格也不便宜,从几百美元到几千美元不等。而且,放心,不愁卖不出去。商业的本性就是有多大的需求就有多大的印刷量、多高的价格,如果没有需求,定价再高也不起作用。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