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教育 > 正文

中美教育家探索艺术教育未来发展 艺术教育处境堪忧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7-12 来源:中国网 作者:刘昌

摘要: “中美艺术教育高峰论坛”昨日在苏州市隆重召开。论坛以“探索中国艺术教育未来的发展”为主题,推进艺术教育的专家对话与理念碰撞,从而促进艺术教育理论的繁荣,改进艺术教育。


  原标题:中美教育家谈艺术教育未来发展 艺术教育功利化


  昨日,由新教育研究院、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共同主办的“中美艺术教育高峰论坛”在苏州市隆重召开。中美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全国知名校长教师齐聚一堂,以“探索中国艺术教育未来的发展”为主题,推进艺术教育的专家对话与理念碰撞,从而促进艺术教育理论的繁荣,改进艺术教育。


  全国政治委员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苏州大学副校长田晓明等嘉宾出席论坛。朱永新在致辞中表示,举办本次艺术教育论坛,邀请在艺术领域非常有造诣的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参与,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经验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能够帮助我们来审视新艺术的基本主张。近几年来,新教育人对艺术教育的价值、艺术教育的课程、艺术教育的原则、艺术教育的内容,特别是在艺术教育课程的研发上做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研究,试图提出一个新艺术教育的纲领,我们想通过我们新教育的探索能够为中国的艺术教育能够贡献我们的心意和智慧。


  本次论坛包括主题分享、现场讨论、课堂成功案例展示等环节,充分探讨了中国艺术教育发展当前面临问题及挑战、中西方艺术教育中的差异以及对未来发展应对措施等等。


  我国第一位专攻学校音乐教育、艺术教育理论的教育学博士郭声健先生在讲话中指出,当前艺术教育普遍存才艺术教师缺乏、农村开课率低,课外活动参与度低等现象,同时艺术教育也渐渐向功利化、技术化等不良趋势发展。他表示,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艺术教育的处境与价值,探索创新的教育理念,回归自我坚守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呵护学生的心灵,尊重孩子们的艺术个性。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超德围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与艺术感知教育”的话题展开了探讨,他认为,艺术感知教育不仅仅是传统认为的技法的传授,而且还要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活动是以审美需要的动机为动力、以审美经验为基础的欣赏和创造过程,只有欣赏和创作活动中包含的创造才能是审美活动的目的和归宿。


  在论坛上,中外教育专家分别以不同的角度进行主题分享,来自美国的代表团们别出心裁,他们通过对日常教学成果展示,把艺术教育与舞蹈、音乐、绘画、环境等紧密结合起来,给现场的嘉宾和参会人员全新的视觉感受和不一样的课题体验。美国代表团表示,每个人的活动行为都是一种艺术,学校更注重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受艺术教育的权力,享受平等的机会去高质量的艺术课程,让每个人都能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许新海、美国波士顿麻州大学教育领导学系主任严文蕃、澳大利亚资深华德福教授本杰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声健、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尹少淳、苏州大学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李超德等嘉宾也莅临现场并发表精彩演讲。


(责任编辑: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