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杨浦区政协委员认为,除了少年宫外,作为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在这方面也需要加强。周克荣委员表示,进行艺术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的艺术水平达到某个等级或标准,关键是参与面要广。
原标题:艺术教育重在普及
今年6月,杨浦区投资近两亿元的区少年宫正式启用,青少年参与课外活动、接受艺术熏陶又有了好去处。7月10日,杨浦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专题视察学生艺术教育状况。区政协副主席邵志勇参加。
据介绍,杨浦区少年宫始建于1959年12月,其前身为区政府办公场所。1960年元旦,少年宫正式对外开放,首日就迎来了两千多名少年儿童。之后,又分别于1989年、2010年两次进行原址重建。55年来,一批又一批的艺术新苗在此茁壮成长,一代又一代的杨浦市民在此度过了童年时光。
历经三年多的建设,新少年宫今年6月在宁国路486号(近长阳路口)落成,建筑面积达2.1万平米,拥有梦想剧场、多功能展览厅、民族工艺馆、民乐排练厅等各类功能室60余间,以及29名专业教师。
不少政协委员表示,少年宫承载了杨浦人的美好回忆,如今看到其脱胎换骨,感到由衷高兴。肯定之余,也有委员提醒,少年宫若要对学生构成吸引力,除了装潢、硬件方面的改善,还必须具有“可玩性”,要能“寓教于乐”,不能“教”有余而“乐”不足。
此外,有委员认为,除了少年宫外,作为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在这方面也需要加强。周克荣委员表示,校内艺术教育分两类,一是精品式教学,用于培养“特长生”;二是基础性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相对前者,后者如今抓得还不够。“进行艺术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的艺术水平达到某个等级或标准,关键是参与面要广。”
对此,在中学任教的朱震国委员深有体会,“在学校里,乐团和其他学生几乎没什么关系,大家都是各玩各的,除非你是参与者。”他认为,在开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把眼光放在打造拔尖人才、获奖等方面,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