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常驻香港的德国艺术家兼摄影师迈克尔·沃尔夫的名为《真实的玩具故事》的装置艺术里,玩具工厂工人的头像几乎淹没于2万个儿童玩具的海洋。K11艺术购物中心召集了许多志愿者,全天候看守这件装置,防止游客触摸、移动...
迈克尔·沃尔夫《真实的玩具故事》细节图,玩具与摄影,2004-2008
在常驻香港的德国艺术家兼摄影师迈克尔·沃尔夫(Michael Wolf)的名为《真实的玩具故事》(The Real Toy Story)的装置艺术里,玩具工厂工人的头像几乎淹没于2万个儿童玩具的海洋。
照片里展示的是流水线工人们的肖像,有的从装满塑料四肢的篮子里面拿材料,有的在桌子下面睡觉,有的正在食堂吃饭。将图形与成品玩具摆放在一起,玩具所带来的欢乐和无邪便与他们的经济物质利益挂钩在一起了。该展览首展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现在正在K11艺术购物中心开展。
《真实的玩具故事》是作为一个礼物开始筹办的。沃尔夫走访了许多美国的二手店和市场,收集了600件塑料玩具,为他儿子的房间做装饰。
之后,他发现几乎所有的玩具都是中国制造。于是,在2004年3月,为了收集更多的玩具,他坐着大篷车,花了四个礼拜走遍了加州。
沃尔夫说:“我的标准就是,每个玩具都要有脸,而且必须是中国制造。”在历经30天的旅程,我走过2000英里,拜访了几百家商店和跳蚤市场,总共收集了近20000件玩具。
“这些玩具都打包海运到了我在香港的工作室。我用砂纸将玩具的背面磨光,使之平整粗糙,这让我可以粘上强力磁石。这些磁石很实用,有了它们,我就可以在墙上移动这些玩具,这样在建造装置的时候更为灵活。
“在准备玩具的同时,我走访了中国的玩具工厂,为生产玩具的工人拍照。这些照片嵌在装置里面,这样就有了另一层深意。”
K11艺术购物中心召集了许多志愿者,全天候看守这件装置,防止游客触摸、移动,甚至是任意拿走装置中的玩具。也许,一些发达国家的游客看到这件装置,会十分同情这些工人,因为他们的工作枯燥又没有前途。但是在中国,情况截然不同。通常,在工厂里工作是迈入中产阶级的第一步。
迈克尔·沃尔夫《真实的玩具故事》展期至2月12日。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