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3年底启动的苏富比“北京艺术周”被业内称为北京综合性文化保税的首次实验,标志着天竺文化保税区开始业务运营。2014年,随着企业的陆续入驻以及合作项目的不断增多,天竺文化保税区将不仅会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
天竺文化保税区企业集聚中心一条马路之隔的地方已被广告牌围挡起来。
2013年底启动的苏富比“北京艺术周”被业内称为北京综合性文化保税的首次实验,标志着天竺文化保税区开始业务运营。作为目前国内惟一的空港保税区,也同时被文化部批准成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天竺保税区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如今已初具规模。2014年,随着企业的陆续入驻以及合作项目的不断增多,天竺文化保税区将不仅会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更有可能成为可供全国各地保税区进行复制的商业模式样本。
实地探访
全产业链市场化平台同步搭建
一年以前,紧邻首都国际机场北端卸货平台之处还是空空如也的平地。如今,28栋中国式的灰色楼群建筑已经在此赫然屹立,这里便是天竺文化保税区三大中心之一—国际文化贸易企业集聚中心(以下简称“企业集聚中心”)的所在地,目前包括苏富比拍卖公司、德国巴伐利亚物流集团、瑞士自由港集团在内的多家海外知名企业已经确认入驻。
记者记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天竺文化保税区周边不仅连接了机场高速1号线、2号线等6条高速公路,而且与101国道、顺平快速路等4条公路无缝衔接,为其建构起一张发达的交通路网。除了便捷的公路交通以外,从这出发到达首都机场T3航站楼仅需要5分钟。
而就在距离企业集聚中心仅一条马路之隔、已经由广告牌围挡起来的空地上,未来将建成天竺文化保税区的其余两大中心:国际文化产品展览展示及仓储物流中心、国际文化商品交易服务中心。按照整体规划,天竺文化保税区的总建筑面积将达到51万平方米,除已建成的企业集聚中心之外,两个中心也将在今年进入施工阶段,并于2015年全部落成。
说到文化保税区,也许在很多人的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就是“仓库”二字。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保税区数量的不断增多,其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由最初的保税仓库,逐步发展到集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和商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
以国际文化产品展览展示及仓储物流中心为例,它将会为国际艺术品收藏、经营机构乃至个人提供保税仓储服务。该中心还会下设文化财富保管中心、国际文物集散中转中心、保税库运营管理服务中心、展览展示空间,并会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专业的艺术品鉴定、修复以及相应的金融服务。
巴伐利亚国际货运代理(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元向记者记者表示,作为一家已经有40余年货运、物流经验的德国知名企业,之所以会选择进驻天竺文化保税区,最主要的原因则在于其身处北京,“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无论在政策支持、行业资源还是市场需求上都具备天然的优势。对于公司个体而言,在获得更大运营空间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开展包括会展、物流在内的衍生业务”。
据了解,伴随三大中心物理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保护中心、文化贸易信息中心、文化贸易金融服务中心等重大文化贸易服务平台的搭建也在同步进行。未来,三大中心加上多个文化贸易服务平台的相互作用,将可为天竺文化保税区内和北京口岸文物艺术品的进出境、展览展示、交易活动提供鉴定、检测、修复、估值服务,并给企业提供海量数据存储、高速网络传输及文化贸易信息增值服务,国际贸易及国际文化交流的进出口、出入境的国际结算等,建立起涵盖文化贸易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市场化专业服务体系。
看点前瞻
多渠道创新如何盘活文化贸易
技术、模式同步创新
去年底落幕的“苏富比北京艺术周”,在让不少藏家和艺术品爱好者亲身体验到了“在家门口”与大师名作近距离接触快感的同时,斐然的拍卖成绩也让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再次肯定,苏富比进军内地以及落户北京无疑是个明智之举。
作为天竺文化保税区的入驻企业,苏富比在北京艺术周期间便通过基于保税区的物理平台所推出的文化会展出入境的担保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关税负担。所谓“文化会展出入境担保体系”,是天竺文化保税区内所特有的一项金融担保服务。
“苏富比北京艺术周”作为北京海关创新监管服务、促进文化贸易便利化的一次尝试,成功实现了保税区政策从区内向区外的平移,同时也意味着大部分文化机构及文化活动远离保税区无法利用保税政策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更多的企业能够享受到保税带来的好处,减少了关税对艺术品进出口贸易的抑制作用。
新任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总裁温桂华向记者记者表示,文化保税区存在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方便客户,对于企业来说,借助免税、保税等相关政策可以更加灵活地拓展业务空间;对于收藏家或投资人来说,通过保税区的展览、展示功能,则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国际顶级艺术品;通过保税区的金融担保服务渠道,还可以极大地降低投资经营成本。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文化保税区在国内尚属新兴事物,无论是在政策制定还是运营机制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除了金融担保服务的创新以外,记者记者了解到,“苏富比北京艺术周”期间,在北京海关及市科委的支持下,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联合北科院,首次实现了在海关监管状态下,运用融合北斗卫星定位与授时系统的远程定位物联网监管模式的技术手段。参与实验的艺术品上载有标志艺术品惟一身份的RFID芯片,并与GPS绑定,同时视频记录现场景象并实时传输。今年,这种远程监管的方式将通过大山子保税中心为北京所有的文化艺术品经营机构提供文化保税服务。
多路径盘活存量资源
随着今年天竺文化保税区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关文化创意类展览、展示活动的陆续展开,在谈到未来天竺文化保税区对北京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北京歌华文化贸易中心总经理王昱东表示,它首先就体现在盘活行业存量资源上,“以艺术品市场为例,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艺术品市场重要的交易中心之一,也就意味着必然会有相应的存量资源存在,而文化保税区则会为这些存量资源提供一个有效的流通渠道”。
物流方面,海外艺术品进入到保税区后,就相当于进入到了“税务缓冲区”,企业无需向海关缴纳税费。而国内的文化产品进入到保税区后,就视同已经完成出口,即可享受到退税政策;资金流方面,天竺文化保税区将会提供专门的外汇结算服务,以降低企业在进行海外文化贸易外汇结算时的时间成本。
而在信息流方面,天竺文化保税区现阶段正在积极搭建专门服务于文化企业生产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影视领域为例,受到相关部门对于网络的管制,国内的许多影视企业在遇到大容量素材的国际传输时,还需要到中国香港甚至韩国等地才能完成。接下来,天竺文化保税区在未来还会针对与之相关的信息传输问题,为企业建立一个安全、顺畅的渠道。对此,北京佐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佐如向记者记者表示,“信息高速公路”的搭建在很大程度上方便国内外影视企业间合作的同时,也会降低电影公司的制片成本,减少电影后期制作过程中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双市场打通交易渠道
从2011年天竺文化保税区项目启动以来,始终不变的一点就是在平台和产业链的设计上和国际接轨,与国际资源进行合作。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目前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只有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造国际口岸的中心区,才能真正的对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化发展有所带动。
与此同时,天竺文化保税区将给文化创意产业各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附加值。以接下来保税区针对电影领域建立专门的要素市场为例,通过将海外的资源全部整合在一起,再分门别类地形成类似于资源库似的小市场,包括剧本创作、制作、宣发、衍生品开发在内的电影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以供国内外企业在进行电影拍摄时更加便捷地掌握到优质资源。
王昱东表示,天竺文化保税区在未来逐步形成国家级文化商品进出口口岸的同时,也将会对文化贸易企业产生集聚效应。目前在北京有很多的文化产业集聚区,还没有一个是专门针对文化产品贸易的,而保税区建立的意义就在于,利用服务贸易将各类文化企业聚集在一起,利用国际化的渠道、平台,从而让国内的文化产品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文化保税
惠及多行业发展
对话歌华集团总经理李丹阳
记者:天竺文化保税区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就业提供哪些独有的利好条件?
李丹阳:一方面,进驻这里的企业可以享受到国家出台的相应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进驻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业态特征更加容易地争取到新的扶植。据我所知,目前国内有的传媒企业在海外购买了很多有线频道,以布局境外市场。同时保守估计,到了2015年天竺文化保税区建成全面投入运营之后,为保证日常运营,至少会提供5000个基础就业岗位。而随着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的相继入驻,也会为大量专业人才提供新的就业契机。
记者:现阶段天竺文化保税区的业务更多的是针对艺术品,未来会如何平衡文化产业其他领域的发展?
李丹阳:从现有的政策体系和国家监管部门以往的经验来看,有形物品更易于文化贸易业务的顺利展开,而文化领域内最显而易见的有形物品就是艺术品。所以我们就想先从艺术品领域起步,积累经验。未来包括电影、音乐、动漫、出版,乃至数字文化、信息消费等领域的文化贸易都会逐步展开。但现阶段仍有很多运作模式及标准需要建立起来,以音乐、图书这类文化产品为例,无形的版权该怎样监管?如何提供促进贸易的服务,不仅对于我们而言,对于整个行业和市场还都是新课题。未来天竺文化保税区会继续与企业不断建立起合作通道,以设计适用于无形文化产品贸易的制度和商业模型。
记者:天竺文化保税区已经和多家国际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关系,而这种合作关系是否仅限于资源的单纯引入?
李丹阳:对于保税区的未来规划,最初原本是按照国际标准做文化贸易细分市场,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合作的方式,把文化贸易业务带动起来。例如,在物流方面,我们就与德国的巴伐利亚物流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市场交易方面,引进了苏富比拍卖公司;库房、仓储方面,则与瑞士自由港集团进行合作。这种合作是一种通道型、技术型的合作,总是要以别人的力量作为依靠。要想做好市场,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的平台、资源。今年,由歌华集团自主设计的一系列服务于文化贸易的平台将会陆续进行挂牌,那种单纯依靠外援形成客户、资源、操作模式的时代也即将随之结束。
·文化保税·
所谓文化保税,是国家在企业进行文化产品贸易过程中所提供的优惠政策。举例来说,当一件文化产品进入到文化保税区内,就可以“免证、免税、保税”,既节省了产品交易的时间成本,又可以免去一部分因缴纳税费所带来的资金负担。截至目前,包括瑞士、伦敦、纽约在内的城市都已建设了一定规模的保税区。伴随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文化产品交易市场联系得日益密切,文化保税作为行业内的一项新鲜事物,如今正处于起步阶段,并加速发展。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