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国际打击走私:将象牙销毁给犀牛角下毒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3-10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摘要: 其实为保护濒危野生动物,打击盗猎,有些正面的处理方法的确也会让许多人无法理解与接受。比如,为了不让犀牛遭遇盗猎,人们还给犀牛角注入毒素。



 销毁象牙的支持者经常援引藏羚羊的先例。


 十年前,中国政府公开销毁了一批收缴的藏羚羊皮毛,其后在各方推动下,西方的时尚行业抛弃了藏羚羊披肩等“时尚”,克什米尔的沙图什工业也转而使用其他羊毛来源,美国更将藏羚羊列入濒危动物法案的保护范畴。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格蕾丝·盖布瑞尔说:“我希望今天销毁象牙也能传递类似的信息,为大象带来(与保护藏羚羊)类似的成功。” 


 给犀牛角下毒


 是一种“被逼无奈”


 经过法律认证和两年半的私人机构试点之后,2013年9月,南非Ezemvelo中心成为非洲第一个犀角投毒的国家保护机构。

 

项目发起人之一,也是“犀牛援助项目”的创始人之一的范·涅科克博士说,向犀角根部注入毒素的过程很快且很安全,毒素将扩散到整只犀角的角蛋白之中,使其对人产生“剧烈毒性”。目前使用的毒素主要是外寄生虫杀虫剂,人类摄入小剂量不会致命,但足以导致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


除了毒素,犀牛角还会被注入一种不可食用的亮粉色颜料(类似于银行使用的防抢劫颜料)。粉色颜料的作用是警告最终消费者:这种角被毒素沾染、不适合食用。就算犀角磨成细粉,这种颜料在X光下依然可见,机场不难发现其踪迹。此外,这种颜料的亮粉色颇为俗艳,很难制成犀角工艺品。这些行为对犀牛本身无害,即使两只犀牛争斗时用角划伤了对方,沾染的毒素也不足以产生伤害。


此外,每只处理过的犀牛还会接受DNA记录和微芯片传感器植入,有望进一步阻吓盗猎者。不过这样的处理成本每只犀牛约需8000南非兰特(合约4800元人民币)。


为保护犀牛,这个方法是目前人们所采取的三种主动防御方法之一。另两种方法,要么是提前将犀牛角锯掉,要么是把犀牛以家畜方式圈养。范·涅科克博士指出,“阻止盗猎没有灵丹妙药”,投毒可能是权宜之计,但对于缺乏足够警力的犀牛所有者,它或许是最好的权宜之计。

 

 没错,这就是光明正大的“投毒”。因为事情的确已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黑犀都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一种犀牛,数量峰值一度达85万头。到1960年后,黑犀便见证了我们这个时代最疯狂的大规模盗猎,在短短30年间其总数下跌了97.6%;到1995年,全球只剩下2410头黑犀;1996年,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把黑犀从“濒危”类移入“极危”类,其数量才又有所增加。不过总数虽有所回升,黑犀西部亚种Diceros bicornis longipes还是在2011年底宣布“野外灭绝”。

 

 近年来盗猎情况似乎还在加重。南非在2010年有333只犀牛被盗猎,2011年有448只,2012年有668只,2013年已经有827只犀牛被杀,盗猎者已连续6年不断刷新纪录。

 

如今在越南,犀牛粉的市价在每克33美元到133美元之间,有时超过黄金;而单只角的重量可以达到10千克。虽然没有一丝一毫的科学证据支持,很多亚洲人仍然认为犀角拥有治疗宿醉、改善注意力甚至能作为一种春药等五花八门的功效。高昂的价格驱动了巨大的利益产业链。一些犯罪集团甚至使用了军用直升机、夜视仪和消声步枪,同时还雇佣大量邻近国家的贫民作为“炮灰”进行盗猎。南非某些保护区已经将一半的经费用在安保领域,以便应对愈发凶悍的盗猎者。


下毒,实属被逼无奈。


(责任编辑:吴秀芳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