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诞生之初,玉器就作为重要的门类独享着忠实的收藏群体,其内敛的本质决定着厚积薄发、温文尔雅的市场行情。
内地拍企天价频出 乾隆玉器位居市场主力
2011年,内地玉器市场在香港市场的带动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内的大型拍卖企业相关玉器专场快速增加,北京保利更是在原有当代国石专场的基础上,新增海外玉器藏品和名家雕刻专场。最值得一提的是此年秋拍着重推出的“清乾隆、嘉庆玺印艺术”与清道光“慎德堂宝”宝玺两大专场。前一专场推出的三件拍品共成交2.21亿余元,其中“清乾隆六十年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以1.61亿元再次刷新白玉制品世界拍卖纪录,清道光“慎德堂宝”宝玺以 9085万元的高价位居次席。中国玉器迎来了拍卖市场建立以来最为辉煌的时刻。这样的辉煌一直延续到次年春拍,同样来自北京保利的“清乾隆 白玉交龙纽“八耄念之宝”玺”以9159万元高价成交。此年秋拍北京保利推出的“清乾隆 御制翡翠雕辟邪水丞”再获4945万元高价,结束了中国玉器拍卖市场海外领衔的时代。在高价拍品方面,虽然中国玉器拍卖市场的热潮余温持续一年有余,去年春拍中国嘉德推出的“清乾隆 御制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还斩获了6670万。但在整体的专场成交状况方面,2012年春拍就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北京保利除了上述亿元拍品所在专场成交不俗外,其推出的中国玉器专场成交率仅略高于50%。北京翰海更是下滑明显,中国玉器专场春、秋季拍卖成交额均为一千余万元,成交率也在六成左右徘徊。在刚刚结束的去年秋拍,虽然获得了近八成的成交率,但两千余万元的成交额依然不如人意。从专场玉器的上拍情况来看,清代玉器再次以83.6%的占有量仅次于首场拍卖,金元玉器与明代玉器分别以15件、26件略有上升,但高古玉与唐宋时期的玉器却踪迹难寻。短短的四年间,中国古代玉器拍卖市场再次出现明显的结构调整,清乾隆宫廷玉玺不仅引领中国玉器市场进入亿元时代,促动清代精品玉器价格猛增,也对高古玉器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代及以前的玉器因清代玉器的“排挤”出现质与量的大幅下滑,以至于去年秋拍多家公司出现断货的局面。纵观十七年来中国古代玉器拍卖市场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清代中期新疆和田玉器无疑是市场的主角,这不仅源于清代中期强盛的综合国力,更多的原因是乾隆皇帝本人对玉器的极度喜爱。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于是造就了一个华贵的玉器盛世。乾隆平定准噶尔之后,更使优质玉料的来源确保无虞,再加上乾隆朝玉工的精益求精,使得以乾隆朝为主的清代中期玉器达到了中国玉器技术的又一顶峰。
当代石玉争相斗艳 雕刻名家带动门类创新
近年来,中国玉器拍卖市场的火热,也使得现当代玉器以及国石、篆刻等板块市场发展迅猛,国内重要的拍卖企业也不惜余力地培养市场,大力进行宣传推广。玉石印章虽然在玉器市场首次拍卖就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其以专场的形式出现比玉器专场晚了整整十年。以西泠印社为依托的浙江西泠拍卖公司自然不会放弃自身的优势板块,2006年秋拍,该公司成立不久就推出了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众所周知,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不仅是一代绘画大师,更是一代制印名家,其在此方面的修为可谓无出其右者,所以此专场一经面世就以98.7%的成交率斩获1335万余元。专场中齐白石、赵之琛、黄牧甫等近现代制印名家的印章悉数成交,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中国嘉德在2011年春拍首次推出金石篆刻艺术专场,最终以96.49%的成交率收获1648万余元的成交额。清代制印名家杨玉璇的“太平喜象”寿山田黄石印章以80.5万元的价格问鼎,陈巨来、王褆等制印名家的多款作品也均以高价成交。从近年来各大拍企推出的篆刻专场中玉石的材质来看,多以寿山、昌化为主,而寿山的田黄石与芙蓉石为最多,昌化的鸡血石无疑最受篆刻名家的喜爱,青田石和巴林石虽也在专场中出现,但数目较少,后者更是如此。随着近两年玉器市场的发展,各大拍卖企业的篆刻专场开始走精品路线,与数量逐年减少相对的是价格不断提高。从整体的市场走向来看,此类板块并没有出现大幅上扬的市场行情,升值潜力还有待挖掘,适合中小型投资爱好者的介入。
自古以来玉的制印就备受王公贵族的喜爱,自明代文彭继王冕之后改用石材制印后,不仅使得文人制印蔚然成风,也使得石的地位和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2007年秋拍,北京翰海在内地首次推出国石艺术专场,其中牛克思制“昌化鸡血石雕楼阁山子”拍出1344万元的高价,全场上拍的28件拍品虽有8件流拍,但3223万余元的成交额以及每件拍品均价160万余元的骄人业绩足以让业内人士为之一振。针对国石的拍卖,北京翰海显得定力不足,当其在两年后再次推出国石相关专场时,虽然数量明显增长但成交价格却大幅下跌,成交额甚至跌落到千万以内。北京保利同样在两年后以寿山石为主题首开国石专拍,全场以近九成的成交率收获1547万余元的成交额,略逊于北京翰海。此后的春、秋季拍卖国石专拍均没有大幅提升,成交业绩也多维持在同一水平。2011年秋拍,中国嘉德首次推出现代国石臻品专场以来,虽在专场成交额上没有大幅度增长,但去年秋拍推出的一款重131克的“寿山田黄石方章”以1322.5万元成交,创历年田黄石单位成交价格新高。此外,更值得关注的是去年秋拍中推出的“华郦馆藏国石臻品专场”,全场的41件拍品不仅悉数成交,而且还取得6162万余元的佳绩。一件“黄金黄田黄石太狮少狮钮方章”更是以1115万余元问鼎。浙江西泠虽然没有持续在春秋季拍卖举办国石专场,但其在2011年春、秋季拍卖分别推出的鸡血石与田黄石专场还是十分值得肯定的,前者以87.5%的成交率收获3232.9万余元的佳绩,后者更是以95%的成交率斩获8660万余元的骄人业绩,专场中的拍品均价超过百万。相比北京保利的寿山石专拍,浙江西泠取材最具代表性且稀有的田黄石,一件“明末清初 王定雕田黄石博古钮对章”拍得1150万元高价。鸡血石专场以昌化为主兼顾巴林种类,其中一款“巴林鸡血石血王摆件”更是拍得1207.5万元,另外一件同样来自巴林的“鸡血石血王章”以437万元位居次席。浙江西泠没有推出笼统概念的寿山、昌化、巴林专场,而是取这些国石最为精华的部分加以展现,此种精品策略无疑是取得佳绩的决定因素。从近年来各大拍卖企业国石专场的成交状况来看,内地的国石拍卖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精品专场不仅倍受追捧且价格上升明显,而一般专场呈现的市场行情波动较小,甚至出现下滑的态势。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