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无论是在学者眼中,还是普通人认知中,古村落的精髓都在于原汁原味。无论是一般游客,还是摄影发烧友或艺术家,从四面八方来到古村落,当然是冲着真山真水来的。但最近有些地方在翻新改造千年古村落的时候,用钢筋混...
无论是在学者眼中,还是普通人认知中,古村落的精髓都在于原汁原味。无论是一般游客,还是摄影发烧友或艺术家,从四面八方来到古村落,当然是冲着真山真水来的。但最近有些地方在翻新改造千年古村落的时候,用钢筋混凝土为古村落安装“假肢”,而且类似的改造并不鲜见。
古牌坊下,熟悉的稻田和油菜地不见了,被整理成平整的砂土地面;错落有致的老石板,被换成整齐划一的新石板;近千平方米的空地搭了金属架和水泥柱,铺满塑料的绿色藤蔓和枝叶……千年古村出现显眼的金属和水泥柱等现代元素,显然是开发不协调导致的视觉污染,而铺塑料藤则更是弄巧成拙。为创星级景区而进行景观整治,不仅跟古村风貌有点不搭,更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思维,是急功近利导致的焚琴煮鹤。
其实,对古村落而言,应当在保护好的前提下适度开发,而且修缮也应尽量使用当地风格的物件,绿化应采用本土树种。对古村翻新装“假肢”的现象,面对专家和游客的质疑,不少古村相关人员已经觉醒,并开始恢复田园风光,保留原始乡土味。只有这样,古村落才会持续发展、风采依然。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