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朱军:一手话筒一手画笔才是我要的生活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5-22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亚萌

摘要: “当鲜花和掌声成了常态,我还有什么能让自己激动得泪流满面?”朱军如是说。所以他想要追寻新的生活——一手话筒一手画笔,把这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合二为一。朱军的画展还展出了他的五位女搭档,如杨澜、董卿。



朱军画作《百禽鸣啾》(册页)

朱军画作《百禽鸣啾》(册页)


  他的画像

  电视节目和主持风格,如果也像专业书一样严肃,受众自然少之又少。这两年很多观众吐槽《艺术人生》 “太老了” ,“他们说我们看电视,就求一乐,你老那么严肃地教育我们干嘛? !我也觉得它老,但它还是一个可以好好说话的节目,所以我还在坚持” 。朱军说,如今电视文化的主流是快餐,文化的消费是瞬间的,但他自觉逗乐不是他这个年龄段的人该做的事了,“我要是再年轻20岁,我也弄个娱乐节目咱们疯一把,但一个年龄就要有一个年龄在做的事情,和该有的状态” 。

  50岁“该有的状态” ,朱军认为是“人生思量的表达——纯净、善良、简单。 ”他说,活到50岁,人经历了纷杂之后,希望得到平静,这种平静是要以纯真、善良、简单的心态来支撑的。“我让自己重新学会想问题的方式,遇到问题,我先往好的方向去想,然后你的天地就宽了,态度、语气、行为方式就都会不一样——我希望自己可以达到这样的状态。 ”

  谈到心态的话题,他指指展览中他画下的甘南百姓的劳动场景,他画下的雪域高原藏族同胞纯净的眼神。“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在当兵时,在农场劳动,住在老阿妈的家里。临别的前一晚,老阿妈用脏手搓了青稞面,下好了给我端上桌来,又让我喝酒,说:明天你就要走了,吃了面喝口酒吧——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特别煽情和夸张的话语,但他们自然的行动举止和言语里的力量特别让人感动,我至今都记得;而且,你仔细看他们的眼神,都是有信仰的。 ”朱军说,这么多年看到这么多“艺术的人生”和“人生的艺术” ,他认为内心的信仰不在于相信什么样的宗教,而在于对最质朴的“真”和“善”的追求。 “我在农场和农民们一起劳动时,我感到的就是质朴的真和善。从真与善出发,就能发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

  上世纪80年代初,朱军在当兵的过程中感受到普通劳动者的“真”和“善” 。2000年开始,在主持《艺术人生》节目中,他和一个个被采访者共同分享人生奋斗、进取、成功的喜悦,体验挫折、失败的艰辛和痛苦;一幕幕既有欢笑又有眼泪的场景,陶冶了他的情操,碰撞和净化了他的心灵。而今,他希望通过绘画的艺术,让心沉下来,寻求心性的修养和文化的根脉,“书画能培养人愉快的情绪和豁达的胸怀——宣纸之上,书法的各种风趣,山水引人入胜的意境,人物栩栩如生的神态,花鸟安静闲适的情调……所有的一切,都让我兴趣盎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往远了说,挥笔作画,寄托了雅兴,涵养了情致,所谓‘书画之道,先要养心’ ,抚琴、弈棋、写字、作画,都能陶冶情操,达到人的整体修养和心性的修炼与提升;近了说,其实画画的节奏、状态,和主持的节奏,其实是一样的。 ”

  “不管是书画,还是电视艺术,经年累月的积淀才能成就了一个丰盈而充沛的人生。 ”朱军说。

  朱军如今想要过“一手话筒、一手画笔”的生活了,他要把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合二为一;朱军说他最想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 ——一个有着少年的眼神、中年的姿态、老年的笑容的真实的人的画像,“就遵从自己的内心,慢慢往前走吧” 。他说。


(责任编辑: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