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鉴定是门综合学问,张氏的书画鉴定也是方法多样。他会根据纸绢、装裱、印章、题跋、识尾等方法来鉴定书画的真伪,可谓无论造假多真,也逃不过张丑的精眼。
对于纸张,张丑则认为:“凡书画以纸白板新为贵,破损昏暗者次之。后世轻薄之徒,锐意临摹,以茅屋溜汁染变纸素,加以辱劳,使类久写,此但可欺俗士,具目者殆弗取也。名帖曾经刻石者,幸遇真迹入手,恐属名人临仿,尤当加意细较,勿漫然许可也。”张丑熟悉唐、宋、元等各朝代的纸张特性,根据书画用纸来区分作品是否与所署作者年代相符。要是纸张识破不出的话,他也会根据装裱方式来判断。他熟知前代尤其是宋代的书画装裱,并以此来鉴定书画作品。如“张长氏《野舍帖》,绢本真墨,宋室名贤有跋,其装裱亦出北宋人手”。张丑对宋御府的装裱研究尤为深入,例如他在看到项氏所藏王献之《中秋帖》时,不仅看出是唐人临本,还根据裱措断定为宋宣和旧物:献之《中秋帖》卷藏于檇李项氏子京,自有跋,细看乃唐人临本,非真迹也,第装措裱锦,则宣和旧物也。
同时,张丑会根据书画的艺术风格来断定书画的真伪。他对倪瓒书画创作风格的分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说倪瓒的书法,早期遒劲而后变为清婉,绘画则是早期详整,而后渐趋简淡。元镇书法,本自遒劲,旋就清婉,画品原初详整,渐趋简淡,人但尚老笔纷披,而知其早岁之精细,陋矣哉。这里能看出张丑主张不能只了解某个书画家成熟阶段的艺术风格,还要对其艺术风格有整体的把握,并以此来分析具体作品。
张丑经常利用前代人书画著录中的记载来鉴别真伪。例如他在看韩世能家所藏《黄素黄庭内景经》时,就先是与米芾《宝章待访录》上的记载对照,然后又与《云烟过眼录》上的记载对照,发现这两本书中所记其上的题跋和印记等,在这幅作品上并不存在,于是他断定为米芾的临本。此外,张丑也会利用各朝代的避讳来鉴定真伪。例如他说:“项氏藏李高服田图卷,系宋御府装池,前后凡十二段犷每段有,思陵楷书诗题,识以绍兴小玺,画上识以乾卦图书,井井可玩。诗中凡霎耕云等字皆缺其点,未详系某庙讳字,当考。”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