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清明上河图》如洪水般袭击全球美术界 成绘画类别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6-06 来源:解放日报

摘要: 《清明上河图》是一座迷宫。以“清明上河图”为题的作品在全世界达50件,另外也有100件的说法。 换言之,与其说《清明上河图》是单一绘画的名称,不如把它想成这是一种绘画的类别。


  原标题:"清明上河图"为题作品全球或50件 成绘画类别(图)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被誉为 “天下第一奇画”,问世以来,历经改朝换代,却奇迹般地躲过烽火人祸,辗转成为北京故宫至宝。

  从沈阳到北京

  在沈阳发现的《清明上河图》,1953年1月在东北博物馆开放对外展示。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将《清明上河图》向民众公开。同年10月,《清明上河图》被从沈阳运到北京展出。《人民日报》报道的标题是“陈列我国隋唐至明清的500件名画”,报道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此次展览最引人注目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及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前者以美丽的构图及配置,描绘生活在农村及城市的人们,丰富的生活形态……

  从此,沈阳发现的《清明上河图》变成了重要、醒目的展示品。之后每年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国庆日时都会拿出来展示,每次都吸引大批观光客。

  不过,从东北博物馆转到故宫的《清明上河图》,保存状态不佳,从400年前明朝末期以来,这幅画都不曾装裱过,毁损状况十分严重。

  所谓的装裱不是只有装框而已,对美术馆而言是同时进行修复作业。北京故宫第一次为《清明上河图》装裱,于1973年进行。

  依据当时的报道,辽宁省公安厅有位画家名叫罗东平,自幼喜爱绘画,在1985年出版的 《中国书画》杂志中读到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介绍,脑中浮现一个想法,想亲手把佚失的画修补回来。

  他利用公余闲暇,花了5年的时间,参考《东京梦华录》的叙述而完成。《清明上河图》原长528厘米,罗东平的“完整版”达到1080厘米,几乎是原来的两倍长。


  更像是一座迷宫


  《清明上河图》是一座迷宫。以“清明上河图”为题的作品在全世界达50件,另外也有100件的说法。


  依据奈良大学名誉教授古原宏伸的调查,全世界确认有41件。此外,北京故宫相关人士参与编纂的《清明上河图:珍藏版》一书,揭示了50件的清单。古原教授的清单和这份清单,资料多少有些差异。

  北京故宫收藏的张择端真迹,从900年前诞生到现在,出现各种各样的复制本、仿本、伪本,描绘了各个时代的样貌,《清明上河图》像洪水一般袭击全球的美术界。

  因为没有真迹,就依照复制本描绘,或者靠想象来画。复制本的复制本、再复制本……每一次的复制都会让画的一部分更为写实,因此把明代、清代的要素也都融入进去。画卷的形式,以东西向的河流作为主体,描绘两岸繁华的街景。比较夸张地说,只要是符合这样的条件,什么样的画都可能冠上《清明上河图》的名衔。

  换言之,与其说《清明上河图》是单一绘画的名称,不如把它想成这是一种绘画的类别,更容易理解。

  (野岛刚,摘编自《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