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苏州绣娘再次为故宫施针献艺 再现200多年前皇家刺绣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7-19 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周建越

摘要: “宁寿宫花园符望阁室内刺绣仿制项目”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乾隆花园保护项目”的一部分。江苏苏州的高级工艺师、绣娘陈英华再次为故宫施针献艺,此次复制42幅,现在已完成20多幅;到今年9月份,可全部完成。


原标题:苏州绣娘为故宫施针献艺 再现200年前皇家刺绣


“花纹,活而精细;色彩搭配,美而大气;皇家的装饰,看起来让人觉得赏心悦目!”7月17日,面对已完成大半的“宁寿宫花园符望阁双面绣夹纱”,江苏苏州的高级工艺师、绣娘陈英华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宁寿宫花园符望阁室内刺绣仿制项目”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乾隆花园保护项目”的一部分。继为故宫乾隆花园倦勤斋修复128幅200多年前双面绣夹纱——槅扇心之后,陈英华再次为故宫施针献艺。


“我所绣的这一系列双面绣,是在宁寿宫花园(现称“乾隆花园”)的符望阁中作为槅扇夹纱来用的。此次复制42幅,现在已完成20多幅;到今年9月份,可全部完成。”陈英华告诉记者。符望阁是宁寿宫最高大的建筑,平面呈方形,外观两层,内实三层,登临其上可一览紫禁城内外景色。符望阁的室内装修颇具特色,室内装修制作精美,以金、玉、珐琅、苏绣等镶嵌装饰。


“在接到复制符望阁双面绣的任务后,我多次往返故宫,对稿件的图案设计、丝线颜色进行反复调整,与故宫专家多次研究探讨,尽量达到仿古如古的效果。”陈英华说。42幅绣品图案,以传统的“如意缠枝牡丹”为蓝本,以绣套针、缠针、接针等主要针法绣制。绣针套接不露针迹,一般用四五种色相,但必须是用不同深浅的绣线,套绣出色彩晕染的效果,配色用同类色或含灰对比的退晕方法,色彩沉静雅洁、变化自然,纹路有一种浮雕的感觉。


“无论是倦勤斋里的双面绣,还是符望阁里的双面绣,虽然经过了岁月的洗礼而显得残缺、破旧,但精美的图案、精细的工艺仍然让人叫绝,看似素雅的花纹,最起码也要配上60多种线色。事实上,这些清代绣法,许多已失传了。我是在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后,才基本再现了200多年前的皇家刺绣。”


生于中国刺绣艺术之乡镇湖的陈英华,20多年来,在继承传统针法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创新,将中西方绘画、摄影作品与刺绣艺术相结合,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刺绣艺术风格。

 


 (责任编辑:吴秀芳)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