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福建永泰十余座古庄寨打包申“国保”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03-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林春茵 董扬洁

摘要: 散落在戴云山脉的永泰古庄寨群,跑马廊、铳口箭口、马面和碉楼一应俱全,尤其以成熟而精致的土夯和卵石垒砌技艺令人赞叹。当地调查发现,保存较好的庄寨140余座

原标题:福建永泰十余座古庄寨打包申“国保”专家点赞


 庄寨族人聚会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家瑶特别提到丹云和城寨,“族人包括外来的媳妇,都对庄寨的保护传承抱有很大热情,令人感动,比起孤独的建筑,浓郁的人情味将是寨堡一个特别宝贵的旅游资源。”图为庄寨族人聚会。 鄢朝晖 摄

   

位于福建永泰同安镇洋尾村的“爱荆庄”寨堡,25日惊艳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首席专家鲍世行。他用“霸气有威慑感”、“活像航母”、“易守难攻”,来描述他对这座建于公元1835年的防御型古民居的第一个印象。 


爱荆庄是当地计划打包申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十余座庄寨之一。散落在戴云山脉的永泰古庄寨群,跑马廊、铳口箭口、马面和碉楼一应俱全,尤其以成熟而精致的土夯和卵石垒砌技艺令人赞叹。当地调查发现,保存较好的庄寨140余座,其中占地面积上千平方米的就有95座,全国罕见。 


连日来,近40位文保界专家学者遍访永泰县同安镇、梧桐镇、长庆镇、丹云乡等乡镇,参观爱荆庄、仁和庄、九斗庄、嘉禄庄、和城寨、中埔寨等十余座寨堡,实地了解庄寨现状及其历史文保价值。


在25日举行的永泰庄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上,鲍世行认为,爱荆庄因建在坡地上而采用一串不断跌落的屋顶,这种“悬山屋顶”显得简洁、活泼。



散落在戴云山脉的永泰古庄寨群,跑马廊、铳口箭口、马面和碉楼一应俱全,尤其以成熟而精致的土夯和卵石垒砌技艺令人赞叹。图为永泰仁和庄。 鄢朝辉 摄


散落在戴云山脉的永泰古庄寨群,跑马廊、铳口箭口、马面和碉楼一应俱全,尤其以成熟而精致的土夯和卵石垒砌技艺令人赞叹。图为永泰仁和庄。 鄢朝辉 摄



永泰庄寨为抵御百余年前的乱世而生,但专家们普遍认为,永泰庄寨不仅是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是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更是传统乡绅文化的载体,而如洋尾寨鄢氏家族的团结互助、爱荆庄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意识下对女性的尊重,都将成为庄寨文化载体的孤本。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家瑶特别提到丹云和城寨,“族人包括外来的媳妇,都对庄寨的保护传承抱有很大热情,令人感动,比起孤独的建筑,浓郁的人情味将是寨堡一个特别宝贵的旅游资源。”她说。


 

当地调查发现,保存较好的庄寨140余座,其中占地面积上千平方米的就有95座,全国罕见。图为赤岸铳楼春景。 鄢朝晖 摄


当地调查发现,保存较好的庄寨140余座,其中占地面积上千平方米的就有95座,全国罕见。图为赤岸铳楼春景。 鄢朝晖 摄



随着岁月推移,耕读时代远去,曾如“航母”威慑匪盗的庄寨已经呈静态、半静态,未来何从何去?专家们认为,首当应做好区域性调查建档,规划应纳入传统村落整体考量,预防过度旅游开发,注重庄寨文化活态传承。 


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嵩龄指出,庄寨保护面临整体性系列遗产活态传承的难题,发展原生性旅游或可吸引乡人回流,给予庄寨生命力。 


国务院原参事王静霞则认为,可尝试外观不变,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改变内部功能,结合乡村养老、社区文化建设等,开放为社区公共事务平台等。 



如今的庄寨周围,菜园和农田都已经荒废不少,如何吸引人往乡村去,保护农业文化,是当前最棘手问题。专家称,永泰是重要稻米生产基地,还拥有李干等系列农特产品,从传统农业出发,培育农业文化遗产,或是很好的出路。图为面临修复的庄寨。 鄢朝晖 摄


如今的庄寨周围,菜园和农田都已经荒废不少,如何吸引人往乡村去,保护农业文化,是当前最棘手问题。专家称,永泰是重要稻米生产基地,还拥有李干等系列农特产品,从传统农业出发,培育农业文化遗产,或是很好的出路。图为面临修复的庄寨。 鄢朝晖 摄



“农耕时代产物的庄寨今天跟农业越来越不密切,如今的庄寨周围,菜园和农田都已经荒废不少,如何吸引人往乡村去,保护农业文化,是当前最棘手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曹幸穗说,永泰是重要稻米生产基地,还拥有李干等系列农特产品,“从传统农业出发,培育农业文化遗产,或是很好的出路。”


(责任编辑:王三秀)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