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由法国著名艺术家PauloGrangeon设计的由环保纸和石膏为主材料的1600只“纸熊猫”,再度造访台湾南投县,其人气与萌度毫不逊于大黄鸭。今天,中国大熊猫正风靡于中西艺术,中国的文化与生态文明也是世界的。
张雄艺术网讯(文/胡莹)“星星呀星星多美丽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关于大熊猫的初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首儿时的歌曲。在地球上至少生存了800万年之久的中国国宝大熊猫,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危险,世界上现存的野生物种已经不足1600个了。这足以引起文化学者、动物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的重视。日前,由法国著名艺术家PauloGrangeon设计的由环保纸和石膏为主材料的1600只“纸熊猫”,再度造访台湾南投县,受到民众的热情拥戴。
“纸猫熊”已经陆续在法国的巴黎、里昂、波尔多,德国的柏林、汉堡与法兰克福等地登场。每次现身必定会吸引到大批民众蜂拥而至。这1600只“纸熊猫”憨态可掬,他们或站、或坐、或趴、或爬,或扮成茶农、自行车选手、火车站站长,提醒着人们全世界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每一只用再生纸制作的熊猫其实都代表一个濒危物种,藉此呼吁民众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视生态保护,齐心协力保护大猫熊,保护我们的耐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相较于荷兰艺术家霍夫曼的大黄鸭,“纸熊猫”的人气与萌度毫不逊色,其超级可爱之态也引来刘嘉玲、舒淇、周迅蔡卓妍等众多明星的亲密合影。艺术作品的炙手可热离不开创作的艺术价值的表达。早在大熊猫被发现之初,就历经了众多西方国家千辛万苦从中国寻找大熊猫回国,稀奇的物种得以被研究重视成为轰动西方世界的明星。二战期间,伦敦动物园的大熊猫“明”在德机的轰炸下表现镇定,玩耍自如,成为伦敦市民心目中的战时英雄。在战争最严酷的时候,报纸仍在报道明的生活。1944年底明去世。《泰晤士报》刊登讣告:“她可以死而无憾,因为她给千百人带来了快乐”。这是否比起在浴室澡堂洗澡的大黄鸭更感人肺腑,启迪人心?大熊猫的憨态、自由、快乐,稀贵却有内在极强的生命力,都是抵达艺术境界、灵魂自由相融通之径。今天,中国大熊猫正风靡于中西艺术,中国的文化与生态文明也是世界的。
法国艺术家PauloGrangeon设计的“纸熊猫”
法国艺术家PauloGrangeon设计的“纸熊猫”
法国艺术家PauloGrangeon设计的“纸熊猫”
法国艺术家PauloGrangeon设计的“纸熊猫”
“纸熊猫”的人气与萌度毫不逊于大黄鸭
“纸熊猫”的人气与萌度毫不逊于大黄鸭
“纸熊猫”的人气与萌度毫不逊于大黄鸭
版权声明:凡本网站标明“来源:张雄艺术网专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和改编,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zhangx@zxart.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张雄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