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拍卖巨头苏富比将走向何方:一封公开质疑的信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06-17 来源:芭莎艺术 作者:唐·汤普森

摘要: 2013年10月初,“第三点”的经理丹尼尔·勒布(Daniel Loeb)以一个维权投资者的身份,给苏富比写了一封充满讽刺意味的信,将苏富比比作一张“旧时的经典画作,迫不及待地等待被维修”。



谁会先砍掉推广费用?


另外也要清楚的是,佳士得和苏富比因为被当做“奢侈品拍卖公司”无形中增添了品牌价值。在北美、欧洲的当代艺术品高端市场里,他们的竞争对手只有彼此。邦瀚斯(Bonhams)和菲利普斯(Phillips)同样也是拍卖行,但不是奢侈品拍卖行,他们的拍品只是价格高一些而已。所以没有藏家会对别人炫耀说:“来我家享用晚餐吧,顺道可以看看我在邦瀚斯买的油画。”


勒布的这封信让人们对苏富比的未来开始质疑。如果苏富比不再为了得到珍贵拍品而给委托人可观的溢价,那么佳士得是否也会停止这一行为?还是会继续以此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在委托人心目中,如果佳士得能比苏富比带来两倍到三倍的回报,那么二者是否仍能保持抗衡?


“第三点”建议苏富比进行大规模的成本压缩。但当一个奢侈品品牌从员工工资到推广费用都砍掉上百万美金的时候,人们还能否叫他“奢侈品品牌”而非“高端品牌”?

 

弗朗西斯·培根《路西安·弗洛伊德三联画》,佳士得拍卖成交价1.38亿美元

 

弗朗西斯·培根《路西安·弗洛伊德三联画》,佳士得拍卖成交价1.38亿美元

 

 


佳士得声称世界上只有150人能够买得起2000万美金以上的画作;苏富比说这样的人只有100人。无论是哪个数字,这些人都是被盛宴邀请的常客,他们能让拍卖行把那件最有名头的拍品运送到家中或者世界的任何地方给他们先过眼。苏富比最好像佳士得一样,为了争取让这些人进拍场用尽所有力气。


佳士得近日来比苏富比花费了更多的资金在推广上。例如2013年11月的纽约专场中,佳士得特别款待了从上海和香港拍场来的100名中国藏家。如果苏富比减少了在推广上的费用,佳士得是否也会照做?如果不照做,委托人和藏家又会如何反应?


首席拍卖师离职


勒布信中的一系列要求也带来了不小的余波。苏富比宣布将会拿出3亿美金特别红利分给股东们,并出售再回租一些在纽约和伦敦的办公场所以释放一部分资本。


更重要的是,勒布的信寄来没多久,托比亚斯·梅耶(Tobias Meyer)就宣布会离开苏富比。梅耶既是苏富比的首席拍卖师,也是公司的现当代艺术部门主管。相比CEO鲁普雷希特,梅耶的面孔才是公众对苏富比的代名词,他的手下也总能促成重要拍品的成交。苏富比刚刚在2013年11月14日创下的公司史上最大单场成交额(3.8亿美元)便是梅耶带领的当代艺术部完成的,他离去的消息紧随而来,不难想象未来会为苏富比带来巨大的损失。


即便3.8亿美元的成交额相当客观,但苏富比仍排在佳士得之后,在苏富比纽约拍场的前一夜,佳士得的当代艺术部门拍出了6.91亿美元的成交额。这个数额中包含了两项创造了世界纪录的成交作品——杰夫·昆斯的《气球狗(橘黄色)》雕塑和弗朗西斯·培根的《路西安·弗洛伊德三联画》(1.38亿美元成交)。梅耶没有提到他的离去是否与勒布的来信有关,但因这封信而导致梅耶被分到了更少的工资和奖金仍可能是他离去的原因之一。


在2014年2月,鲁普雷希特愿意给勒布提供苏富比董事会的一席位置,只要他愿意停止对苏富比的公开攻击,勒布拒绝了这个邀请。“第三点”宣布将在5月的苏富比董事会中,提出代理权之争,他们提名勒布和另外两人来取代现有的董事。


争斗仍在继续的同时,勒布作为一名当代艺术藏家的角色也没有间断。在2013年11月的佳士得当代艺术拍场中,他坐在第三排,成功竞得了马克·罗斯科的《11号(无题)》一作。这件作品估价3500万美元,最终以4600万美元成交。第二天的苏富比专场中,也看到了勒布的身影,但他什么也没有拍,拍卖进行到一半,他径直走出了拍场。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