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前的人物画,可能是一些仕女、历史名人等,现在人物对象更为宽泛,一些更生活化的表达也进入画家视野,更直接,更内心化,更清新。当代水墨——当代生活。
原标题: 笔墨当随时代当代水墨便是当代生活
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之同城艺术联展的系列展览中,有多个有关“水墨”与“当代水墨”的特别展:“成都诗婢家画院当代水墨艺术群展”“溪山有缘·当代山水画展”“法外之境———新生·水墨实验”等,加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蓝顶艺术节特别展中备受关注的当代水墨作品……近几日在艺术节系列活动中成为热议话题。
当下的水墨画已发展到什么程度了?难道还是大家所认为的山、溪流、牧童、枯树、远飞白鹭与留白的重复组合吗?年轻艺术家们在水墨领域的实验和突破又有什么新鲜的迷人变化?其实,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石涛的名言“笔墨当随时代”已对艺术创作进行了经典的归纳。
来源传统
当代是题材的有效突破
“成都诗婢家画院当代水墨艺术群展”9月19日就已在成都诗婢家画院开展。展览选取诗婢家画院画家的国画作品40余幅,一些作品颇富当代艺术元素。按照主办方的说法:这批作品融入了艺术家对当代文化语境和艺术精神的感悟,展现了画院群体在当代水墨艺术上的探索与突破,比如胡冰的作品。
其院长助理钱屿晨昨天对记者表示,画院历来坚守传统国画的路线,但当代水墨作品越来越受到关注,使画院也变得更为开放,“我理解的‘当代’可能是在题材上、内容上都更紧追时代,比如以前的人物画,可能是一些仕女、历史名人等,现在人物对象更为宽泛,一些更生活化的表达也进入画家视野,更直接,更内心化,更清新。”
中间地带
当代是技法与情感的融合
四川蜀山画院锦里艺术馆正在热展“溪山有缘·当代山水画展”。此次共有刘朴、华科源、林茂森、龚志龙、徐鹏、孙成慷、李国洲、唐典贵8位画家的37件作品参展。这些作品相比传统水墨作品,其当代感更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参展画家龚志龙认为,当代水墨作品既要注意传统的变化又要表现当代的人文精神。“水墨以水来作为它表现的媒介。山水画的当代水墨表现起来比人物和花鸟的难度更大。人物是随着历代的服饰变化为符号的,自身就多了些理念上的增强。但山水从古到今变化不大,所以就要以画家的笔墨技法来表现。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讲,用水的变化比墨更为重要。
当代水墨不是说滴一滴墨上去就叫当代水墨,它也要讲水墨的法度。比如我们的前辈画家刘朴就‘既在传承传统,又在解放传统。’”同为参展画家,孙成慷的说法是,当代水墨就是在既有传统水墨技法的基础上,来表达现代人的情感,加入了西画的光与色,还有融进了“构成”的一种观念。“当代水墨在表现形式上与传统水墨有很大区别。比如刘朴的作品就很好地诠释了我所认为的当代水墨的韵味。”
前沿实验
当代是种“可能性”
“其实,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什么是‘当代’。它可能不仅是个时间概念,而是个超前的‘可能性的概念’,它是随时变化的。石涛在他那个时代就可以称为‘当代’,因为他走在了当时时代的前端。什么是实验?可能就是我们想突破传统突破自我的一种可能性。”作为“法外之境———新生·水墨实验”展的艺术指导,叶彩宝这样理解“当代”,此展目前在空港十号热展,每天观者众多,一些作品的新锐、新奇和新想法令人印象深刻,比如王光林、马千笑的作品,观者想不到这些年轻艺术家已把传统水墨玩到这种程度。参展画家周帅兵说,“我现在的作品正在往当代走,但似乎并没达到当代的状态。它只是表现我的情绪。我所理解的当代就是现在我们正在尝试的实验只是材料和技法的实验。现在大多突破的只是材料、形式、技法。他们并没有达到一种观念上的突破。如果我在一张白纸上画上一笔,按照现在对‘当代’的定义,它也成立。因为我可以给它任何的解释。”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