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欢喜佛”表现的是女性以爱欲侍奉残暴的神魔,使其在修炼中得到感化,将其引导至佛的境界,从而改邪归正。“欢喜”所指的是佛以大无畏的气概和猛烈的力量,降服魔障,从内心生发出欢喜之意。
原标题:武艺画“欢喜佛”
武艺“欢喜佛”水墨画像欣赏
武艺“欢喜佛”水墨画像欣赏
武艺“欢喜佛”水墨画像欣赏
这次“封面人物”武艺老师带给我们的,是新近敦煌之行的作品。印象中武艺老师在2010年也集中画过一次敦煌,但那次画的是油彩,这次则是水墨了。
若将这两次画敦煌的作品作一比较,则2010年更像是“敦煌游记”之类的体裁,除了色彩明快的菩萨与飞天之外,还画了莫高窟的风景、沙漠与人。而这次武艺老师在敦煌465窟集中画了一批藏传佛教的“欢喜佛”,这亦即是本次敦煌之行的重点。因为是水墨的缘故,画面色调淡了一点,行笔慢了一点,但在线的勾勒与墨的晕染上,水墨所独有的味道出来了。
敦煌465窟是藏区以外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藏传佛教壁画,其中的一些双身图像则不见于传统的藏传佛教造像体系。武艺老师本次所画的即是这一类。上文所说的“欢喜佛”只是民间称谓,藏传佛教中称其为“喜金刚”或“胜乐金刚”。“欢喜佛”表现的是女性以爱欲侍奉残暴的神魔,使其在修炼中得到感化,将其引导至佛的境界,从而改邪归正。民间因其“男女双修”的独特法门而将“欢喜”当做了男欢女爱,这就谬以千里了。实则“欢喜”所指的是佛以大无畏的气概和猛烈的力量,降服魔障,从内心生发出欢喜之意。
此种造像在西藏并不鲜见,但在敦煌雍容大气的宗教氛围中突然出现这么一个生猛泼辣的洞窟,却显得神秘而突兀,给人视觉上的震撼想必是很大的,也会引发人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这是否正是武艺老师画这一批画的初衷呢?
武艺
艺术家简介:
1966年 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籍天津宁河
1989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1993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卢沉教授,获硕士学位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工作室主任
个展
2013年 布拉格之夏(Galerle Vaclava Spaly,捷克布拉格)
2007年 简·武艺作品展(久久画廊,德国爱莎芬堡)
2001年 武艺作品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1998年 武艺画展(深圳美术馆)
1993年 武艺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