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北派山水画与南派山水画有何区别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4-11-25 来源:大匠之门书画艺术

摘要: 北派山水画大山突兀,刻意表现北方山石的质感,格法森严,绘画名手甚多,而且画风相对统一。以董源为代表的山水画家,表现出江南特有的宁静、平和与烟云秀润之景,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

原标题:北派山水画与南派山水画之区别


一、从时代上来看,北派山水始于五代,终于北宋,前后经历了三百多年,是山水画史上的主要流派之一。部分画家如李唐等南迁之后,其风格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导引着南宋山水清刚风格的形成。


二、大山突兀,多取正面山形的崇高正大之感。多飞瀑流泉,长松巨木,着意表现雄伟浑穆的意境。即使平远寒林之类,也刻意营造着这样的意境[4]。代表名作诸如荆浩《庐山图》、关仝《关山行旅图》、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以及北方金代无款《溪山行旅图卷》等。


三、刻意表现北方山石的质感,石质坚凝,棱角分明,风骨雄浑。以短促沉郁的钉头、雨点及短条子皴为主。这与北方山水的地理特征有关,郭熙的《林泉高致》、韩拙《山水纯全集》对此有详细的说明。


四、格法森严。我们从北宋流传的各种画诀以及《山水纯全集》诸书来看,当时的画家们对待画面的林木、山石、云雾、烟霭、岚光、风雨、雪雾、人物、桥彴、关城、寺观、山居、舟船等极为重视,而且,现存的北派山水画作品让我们对这一点确信无疑。


五、从荆浩至郭熙等,多刚健苍劲的水墨表现;北宋末期,始多重彩的灿烂辉煌的青绿山水。


六、作品形制方面,早期多立轴,晚期多长卷。


七、绘画名手甚多,而且画风相对统一,是中原古代绘画最突出的画派之一。


八、理论体系完备。有《笔法记》、《林泉高致》、《山水纯全集》以及相传的几部山水画诀等著述,从技法至理论的升华,全方面地阐述了这一画派的基本观点。尤以《笔法记》、《林泉高致》等最为知名,成为北派山水纲领性的理论文件。


山水画论固然是从山水创作中总结升华的,在千年之后,从画论的角度去审视这一段历代,无疑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到历史的脉搏,而且,北派山水画论还具有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直到现在,对我们的山水画创作仍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自从20世纪30年代董其昌的“南北宗”说遭到批判之后,对历史上实际上确实存在的两大山水系统,美术界就经常称之为南派、北派。被当作南派正宗的“四王”传派,到20世纪上半叶还是有很多人在学,其中最著名的首先是陆恢、何维朴、姜筠、顾麟士、萧俊贤。


陆恢(1851-1920),廉夫,号狷叟。他的山水以四王为根基,以摹古为主,以水墨为主,笔墨浑融,气息厚重。何维朴 (1842-1925),字诗孙,湖南人,官至内阁中书,书法学祖父,画主要学娄东三家,大多是仿古的,笔墨严整,笔意沉静。姜筠(1847-1919),字颖生,安徽人,主要是临摹,笔墨浓重,黄宾虹说的“京师二十年来,画家无不崇尚石谷”的风气,与他有很大关系。顾麟士(1865-1930),字鹤逸,号西津散人,苏州人,画学王石谷,风格静谧幽远。萧俊贤(1865-1949),号铁夫,湖南衡阳人,早年师法四王,40岁后转学宋元,融会成自己的风格。作画喜欢用羊毫,用淡墨、干笔、侧锋,以皴擦为主,略加演染,点重苔,很在浑厚感。他还有一种没骨青绿山水,用彩代墨,很清丽。晚于顾麟士和萧俊贤,学四王的著名画家还有吴徵、汤涤、冯超然、吴湖帆、陆俨少等。


南唐开创了江南山水画独特的风格样式与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南派山水画的典范,自那以后一直受到画界的关注。尤其是晚明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以后,更是奉董源为文人画和南派山水画的宗师。诚然,无论何种文化或艺术的发展与成就,皆非一人之力所能为,必然于其前或同时代已形成相当风气,只是因为董源的成就更加突出,影响更加深远而为集大成者,从而获得跨越时空的后世所共同认可并敬仰之故。


南方特定的地理条件所形成的山水景观多植被覆盖,草木茂盛,烟云氤氲,秀丽温婉。以董源为代表的山水画家,表现出江南特有的宁静、平和与烟云秀润之景,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亦反映出文人雅士们关于山水“可居”、“可游”的理想化精神向往。在技法上表现为用笔细致,参杂干笔皴擦、水墨晕染,加上苍润的披麻皴和错落的苔点,使画面清丽婉约,浑然天成。董源的南派山水画风一经形成,便为众所趋同,在其后的宋元画界,几乎无一不受其影响。到了明代更是尊为泰斗。可以说,此后形成主流的文人山水画一脉,大多从此发展而来。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