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文徵明书法艺术鉴赏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1-14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摘要: 在文徵明22岁时,李应祯看了他的苏体字,对文徵明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这些话影响了文徵明一生。

原标题:文徵明书法鉴赏(图)


文徵明 行草书兰亭序 29.2×120.5厘米 1558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 行草书兰亭序 29.2×120.5厘米 1558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1470—1559),祖籍衡山,长洲(今苏州)人,自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书画造诣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  

 

文徵明学字是从苏字入手的,后来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他是文徵明的岳父,又是文徵明的启蒙老师。他除了把学书心得悉数传授给文徵明外,还鼓励他突破传统,自创新格。在文徵明22岁时,李应祯看了他的苏体字,对文徵明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这些话影响了文徵明一生。


文徵明在书法史上以兼擅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


文徵明的小楷特别精细工整,主要来源于锺繇、王羲之、王献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80岁以后的小楷,尤其见功夫。《行草书兰亭序》写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是他89岁高龄时的作品,可以看出其炉火纯青的书法造诣和谨严而又多变的书体风格。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