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此松鹿图画于六十岁,其“八”字的书写形体应是“><”,而此幅画中的“八”却写成了两撇,显然应是朱耷七十以后的书写形体,与画的年份不相符合。此幅松鹿图,虽有别于真迹的古拙,其气息也与大千的仿品殊异
原标题:朱耷松鹿图辩伪
曾在安徽见一幅朱耷墨笔松鹿图,画于绢本之上。画中自署 “丙寅秋月书田水月句于在芙山房,八大山人”。按“丙寅”为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朱耷时年六十岁,“田水月”就是明徐谓了。考朱耷,应在康熙十九年 (五十五岁) 以后始署“八大山人” 款,而且,“八大山人” 的“八” 字,始作“><”,约七十岁后变“><”为 “八”。直至晚年把“八”字写作两点。此松鹿图画于六十岁,其“八”字的书写形体应是“><”,而此幅画中的“八”却写成了两撇,显然应是朱耷七十以后的书写形体,与画的年份不相符合。
此外,松鹿的画笔也与朱耷真迹相去甚远。张大千先生早年曾作过不少石涛、朱耷的伪作,坊间均有流传,画笔之精妙,手段之高超,近世书画摹仿者无有出其之右。但是即便如此,在张大千所摹的画中,还是透泄了时代的印记。仿品的轻细秀美是无法替代真迹的拙重与古朴的,两者相较,此幅松鹿图,虽有别于真迹的古拙,其气息也与大千的仿品殊异,无疑是清人所作。看来这位老兄对朱耷的画跋及署款的变化没有作过系统研究,因而出了庇漏,给后人留下了辨伪的依据。
(作者系书画鉴定家)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