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萝莉"是"洛丽塔"的缩写。"洛丽塔"是半个多世纪前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中女主角的名字,小说讲述的是一名中年男性亨伯特迷恋上12岁女孩洛丽塔的故事。如今这个词普遍用来形容清纯可人的少女,...
原标题:文艺蜀黍们的“小萝莉”:哪一款是你心头好
Lolita,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腭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
"萝莉"是"洛丽塔"的缩写。"洛丽塔"是半个多世纪前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中女主角的名字,小说讲述的是一名中年男性亨伯特迷恋上12岁女孩洛丽塔的故事。如今这个词普遍用来形容清纯可人的少女,她们永远都就像是一道惹人心神的风景线,牵动着文艺大叔们的心。就像有人说过:每一个亨伯特的心里都有一个洛丽塔。
我唯一怨恨的就是我不能掏出我的洛丽塔的心,不能把贪婪的嘴唇伸向她稚嫩的子宫,她隐秘的心田,她绚丽的肝脏,她马尾藻式的肺,她相仿的两瓣可爱的臀。——《洛丽塔》
(图注1:《壁炉前的少女》巴尔蒂斯1955年画布油画75x64.5cm)
壁炉前,对着镜子的少女有着洁白的、刚开始发育的身体,像还没有绽放的花骨朵,画家巴尔蒂斯用明亮的色彩和简练的手法描绘了少女的无暇和青春的身躯。画面中的身体没有成年女性充满诱惑的性的气息,但使人对于一个对镜观看自己身体的少女产生联想,她的联想也会勾起你的联想,整幅作品洋溢着抒情的氛围,没有过多的色彩渲染和复杂的构图,充满纯洁、和谐与完美。
在两岸的柳坡、田野之中,
小船在曲曲折折地前进,
人们听到她最后的歌声,
听到这女郎夏洛特。——丁尼生
(图注2:《夏洛特小姐》约翰威廉茠祬橲斯画布油画153x200cm)
我抚摸着我胸骨上的一块刺痛,那就是她披着秀发的头曾有一两次靠在我的心房的地方。——《洛丽塔》
约翰威廉茠祬橲斯《夏洛特小姐》灵感来自于丁尼生的同名诗歌,诗中描绘的夏洛特小姐只能生活在阴暗中,从小就被神困居在一个古堡里,只能通过窗户投射进室内镜子里的影像看到她的住所和窗外的景色,只要从窗户往外看,她就要被毁灭。有一天她在镜子里看见了一个俊美的男子——亚瑟王的骑士兰斯洛,他虽然只是一晃而过,但在她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波澜。她突然有一种想要追随这位心仪男士的愿望,虽然她清楚如果走到阳光下跟随骑士而去,生命就会终结,但她还是毅然乘坐一艘小船去追寻自己的爱情,小船上即将燃尽的蜡烛和基督受难的十字架,表现了夏洛特小姐的生命即将终结。但这是她生命中唯一一次完全按照自己的内心的意愿去做的一件事。
这幅画所讲述的是个悲剧,但场景华丽辉煌,色彩明艳,夏洛特小姐蓬松的头发,优雅的姿态,苍白但精致的面庞,画家把孤独与柔弱通过绚烂的手法表现到了极致。沃特豪斯笔下的女子有一种神秘莫测的美感,对男性有着致命的诱惑力。
(图注3:《青春期》蒙克1894年-1895年布面油彩151.5cmx110cm)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洛丽塔》
观看这幅画的人们喜欢把这一幕的发生时间定在午夜——女孩在睡梦中突然醒来,洁白的床单上是一小片殷红,标志女性成熟的第一次生理征兆突然而至,少女惊恐地坐起,紧张地用双手护住紧并在一起的双腿。并在一起的双脚和两臂的姿势试着保守自己的秘密,女孩惶恐不安地注视着渺茫前方。蒙克23岁时画了这幅作品,《青春期》的气氛孤寂而沉重,近于苍白的少女的身躯与红色的床形成一个"十"字,暗示少女的未来的牺牲者的命运。"波希米亚人"蒙克在这幅画中,留下了尊重少女的纯真和纯洁的一笔,流露出对少女温柔的担忧和关切。蒙克的作品多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这与他的童年经历关系密切,而成长的经历对于蒙克一生中对“性”的观念也起了决定性作用。
(图注4:《奥菲丽娅》约翰埃弗里特猠莱斯1851年-1852年油彩画布76.2cmx111.8cm)
我爱你,我是个怪物,但我爱你。我卑鄙无耻、蛮横残忍,等等等等。但我爱你,我爱你!——《洛丽塔》
奥菲丽娅是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中的人物,丹麦王的弟弟为谋取王位与王后通奸,用毒药毒死国王,国王的阴魂向儿子哈姆雷特诉说自己被害真相。而帮助谋害国王的御前大臣的女儿就是奥菲丽娅,她深受哈姆雷特喜爱,这段感情却受到御前大臣万般阻拦。御前大臣最后被哈姆莱特刺死,奥菲丽娅得知后,面对亲人和爱人的矛盾,彻底崩溃,整天唱着古怪的歌到处游荡,不幸落水淹死。
作者米莱斯描绘了一幅美丽奇异的景色:森林深处的一条平静的小河,四周古木成荫,花草芬芳,藤蔓缠绕,水草舒展。小溪边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水中长着绿色的苔癣,清新湿润的空气似乎能扑面而来,溪水缓流,将这个纯洁而历尽苦难的少女温柔揽入怀中;她仰卧在水面上,美丽的脸上露出无虑和平静,这算是悲剧中少有的一段平静超脱的情节。
(图注5:《不相称的婚姻》V嘠渠基廖夫1862年布面油画173cm×136.5cm)
在这个年龄限内的女孩子是否都是性感少女呢?当然不是。否则我们这些熟谙此道者,我们这些孤独的过客,我们这些癖色贪花之人,岂不早就癫狂了。漂亮并不是标准……惹人发狂的优雅,难以捉摸的、诡诈的、灵魂分裂的、陰险的诱惑力,这些都是使性感少女有别于她们同代人的特性……——《洛丽塔》
《不相称的婚姻》描绘了一名面色皎洁的少女与苍老佝偻的老者结合的悲剧。神父将结婚戒指戴到一个年仅十六七岁的新娘的手上,而她身旁的新郎则是一个可以作她祖父的白发老头。老头手持蜡烛,目光斜视在神父要给新娘戴的戒指上。新娘低头无奈,右手无力地拿着蜡烛。她的眼睛似乎哭过,但抗拒逃脱不了厄运。新郎的头上尚有几根稀疏的白发,他脸皮松弛,眼睑塌陷。而右角上那个神父的身影,以细腻逼真的半边形象,被处理在全画的暗处。画家抓住了这种病态的婚姻,揭示了卑劣的社会交易和对妇女的摧残。这幅画中画家的立场也非常鲜明,他对少女充满同情和怜惜,也鞭挞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图注6:《盲女》约翰埃密莱1856年油画86.6×61.6cm)
我经常想这些性感少女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在这个因果交错的锻铁世界里,我偷取来她们悄悄的悸动能等毫不影响她们的未来吗?我已经占有了她———而她永远不知道。——《洛丽塔》
雨过天晴,草地格外干净鲜艳,两个衣着褴褛的女孩手拉手坐在田埂上,其中一个年纪较小的依偎在年长一些的女孩子怀里,她望向天空中挂起的彩虹,似乎在向年长女孩描述彩虹的样子,原野金黄,牛羊走动,飞鸟起落。红发女孩仔细听着,在她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画家无疑是有着悲悯心肠与浪漫情怀的:女孩们破旧的粗布裙子上的补丁反映着她们的处境,但是皱巴巴的披肩下的头发与脸庞却有着少女特有的光泽。最有诗意的部分莫过于披肩上停留的那只蝴蝶了,女孩安安静静,屏息聆听。她的膝间放着一只小手风琴,没有画面与色彩的世界里声音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是盲女从外界获知信息的重要途径,她一定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领域,虽然看不见,但画家并没有使她孤单。
(责任编辑:易静棽)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