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现代艺术”:不应成为一种伪装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3-23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卜绍基

摘要: 作品深刻表现了帝俄时代的劳苦民众的悲惨生活现实。从某个角度来看,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旧俄生活的“本质”方面。但是画面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因素却往往为人忽视——作者列宾以极深刻的情感态度去描绘这些深沉...

 原标题:“现代艺术”不应该成为一种伪装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下,利益导向仿佛成为最高的艺术追求。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自我膨胀的作品泛滥,审美标准的模糊和“多元化”,令相当多的观众对作品的判断感到无所适从。什么是好的作品?如何创作出好的作品?


纵观在人类艺术长河的艺术大家,他们的作品无不以表现自然的和谐优美,或深刻反映社会生活、人生等而成为经典。它对人类的情感有一种积极的“陶冶”作用,有一种“净化”的功效,使观者在视觉经历与心灵体味中潜移默化的洗刷心灵上的“灰尘”。通过作者对生活的体验、艺术的理解,通过艺术创作活动,不管是描绘人物或者风景、静物、花鸟,总是其在深刻体验、感悟社会现实、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向观者传递某种精神性的意蕴。


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纤夫》,画面表现了一群衣衫褴褛的劳动者在拉纤,逆水的船缓缓地驶向前方。这幅画是列宾花了3年时间,作了两次伏尔加河之行,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写生,最后终于完成的享誉世界的佳作,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被烈日炙烤得焦黄的河岸上,一队精疲力竭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纤。他们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领头的是一位胡须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坚毅的面孔透出饱经风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显示了他对于艰苦生活的无奈。作品深刻表现了帝俄时代的劳苦民众的悲惨生活现实。从某个角度来看,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旧俄生活的“本质”方面。但是画面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因素却往往为人忽视——作者列宾以极深刻的情感态度去描绘这些深沉体现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善良人们的命运,为的是要把自己的这种深刻思绪去感染观众,激起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里,使观者深刻体会到与其说是画中人与自然在搏斗,不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搏斗。列宾在所有作品的创作中,总是认真写生,寻求最具典型性的环境和人物形象,一丝不苟地描绘、推敲,因而他的作品显得极为生动感人,为俄国风俗画增添了新的语言,被誉为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传颂至今。


但是,在喧嚣浮躁、物欲横流的氛围下,有些艺术家不甘寂寞,急功近利,渴望一夜成名,画价飙升,因而失去传统经典探寻美的耐性,更失去了那种对完美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对类似现象有过批评:“人们就像瞎子摸象那样,每当深受触摸到它的那一部分的时候,便信心十足地断言,这就是美。”——在只“触摸到其中一部分”的时候,便通过种种“画外工夫”去表现自己;甚至在从未“触摸”到美时,就用极端的“逆反”去吸引眼球,博取点击率。一些所谓的艺术家,拿着“现代艺术”或伪现代艺术当作伪装,把反人性、非人道的行为作为时尚,并乐此不疲。当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长期接触到这些非真、非善、非美的,甚而是丑陋、丑恶的表演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中受到这些思潮的侵袭,长此以往,美将不美。


古今中外,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典大多是有思想蕴含,耐人寻味,情感开掘深厚,充分把握形式与内容的意义和素质,并用独特的艺术语汇和思想的力量把它们照亮,进而成为浑然有致的艺术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其所表现的思想并不等同于观念。观念是外在于形象的东西,如果把“观念”等同于思想,一味在“观念”上做文章,却不在如何锤炼艺术精品上下工夫,就只会把平庸、恶趣、浅陋带进艺术中。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经历深入细致的探究,历经千辛万苦,才能逐渐地接近把握美的本质。也只有深刻、全面地把握艺术内核,发掘内美,才能创造出深刻的艺术作品。深刻是艺术达到了对生命、人生、事物发展等某种高度的认识和境界才获得的。这与故弄玄虚,故作深沉,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完全是南辕北辙。


因此,治艺之道,欲创经典作品,一需锐气和热情,二要方法与智识。有前者无后者,则激情有余而失于思辨根基不厚;有后者而无前者,则学理有余而失于作品气韵不活。故既有激情的艺术感觉,又有高超的艺术技巧,既有洞察历史的敏锐眼光和学术热情,又有甄别历史的切实思维和学术判断,方有经得起时光与历史、艺术史考验的佳构作品,方能铸成大手笔。


在当今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铺天盖地的泛全球化趋势下,中国艺术家们如何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精神,如何在对比研究中外美术史上共同出现的“现代主义”问题,引发当代“全球化”及实际上的全球西化条件下东方文化和东方艺术的战略、策略及其前路的思考,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人类美术发展普遍规律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大道,是我们这代艺术家的责任。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