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国际拍卖巨头的亚洲新宝地:掘金中国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3-10-22 来源:经济观察报
标签:


而作为目前国际上与苏富比共同垄断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长达200多年的老牌拍卖行佳士得自然也不甘示弱,双方始终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佳士得不仅拍卖传统美术类别,手表、珠宝、奢侈品以及欧洲艺术品等一直是其所重点经营的领域,而这些门类目前在国内拍卖市场才刚刚起步,因此未来的市场空间还有很大。也就在今年4月,佳士得宣布进驻中国大陆,其选择的地点是上海。佳士得选址上海似乎也意义深刻,首先是掐准了上海开放自由贸易区的时间点;其次,上海素来是艺术市场中“当代艺术”板块较为活跃的地区。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这种环境不可能长期封闭。”但目前对两家进驻中国的国际拍卖公司而言,最为尴尬的是,根据中国的法律,外资拍卖行不得在大陆进行文物拍卖。而传统书画、佛像、瓷器等组成的文物拍卖才是中国市场的绝对大头。此前,政策上曾传出上海自贸区内将会暂停实施《文物保护法》的消息,但随即没了下文。而佳士得在沪期间,自贸区内拍卖文物也被问得最多,但如今并没有任何答案。


未知的市场格局


短期来看,苏富比与佳士得虽然在大陆获得独立运营许可,分得了一部分蛋糕,但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古代和近现代板块中的书画、瓷器组成了艺术品拍卖的主力,而这些重要的“拍品”,国际拍卖公司都无法参与其中,这必然会影响其规模的扩大。例如,在佳士得中国秋季首拍的拍品中,包括红酒、腕表、珠宝,当代艺术都还只是颇小的板块,但近两亿的成交量已经纷纷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而佳士得这场拍卖的象征意义和战略意义都远大于它的成交金额。亲临过佳士得此次拍卖现场的人都会有相同的感触,格外的低调和现场激烈的争夺气氛。事实上,与国内几大知名拍卖行动辄上千人的场面相比,佳士得几百人的座位算不上大手笔,但从拍卖的宾客的穿着及身份看,整体观感更加国际化。


事实上,佳士得进入中国大陆后并未“入乡随俗”,而是坚持采用了国际化的效率与风格。例如,在这次佳士得中国首拍中,一位此次有藏品送拍佳士得的藏家告诉经济观察报,在佳士得不存在关税与否的问题,因为佳士得的图录明确标示拍品出处,国内征集的和海外征集的都标注得非常清楚,且海外作品的相关关税和手续由送拍者自理,并不由买家承担。对比来说,国内各大拍卖行的各类手续费却格外复杂,操作并不透明。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的整个拍卖市场都还处在市场竞争初期,无论是《拍卖法》的完善程度,还是市场的透明度都还需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但国内目前一些知名拍卖行已经分别开始进军香港市场。由于整个市场都处于初级阶段,国内拍卖公司进驻香港市场也并不能拿出优良的策略去分食那里的已经成熟的市场,而国际拍卖行进入中国也是看准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切分这块蛋糕显然没那么简单。


结合中国市场,双方都还需一个试错的过程。例如,中国藏家似乎对国际当代艺术并不“熟知”和“喜好”,但这主要也源于中国特殊的文化国情,中国藏家对西方当代艺术的了解多数还处于颇为浅层次的阶段,例如在这次佳士得中国的秋季拍卖中,一幅乔治奥·莫兰迪的作品竞价寡淡,最后流拍。一位竞拍者说,事实上,这样的作品在欧洲和北美都能卖得更高。


两个多世纪以来,这些国际拍卖巨头始终随着世界财富的转移而不断寻找新的猎物,如果说世界财富的焦点转移到哪里,这些拍卖行就把生意重点放到哪里一点都不过分,从18世纪的欧洲到19世纪至20世纪的美国,再到现今直至更长的时间里,中国都会是这些拍卖巨头们时刻掘金的宝地。但无论佳士得,还是苏富比进军国内拍卖市场,都必须在深入了解分析收藏群体偏好的基础上,去进一步培育其收藏偏好。否则,水土不服的状况必然会出现。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