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张卉作品游刃于古今中西的骨缝间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8-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郭宝林

摘要: 张卉的作品就游刃于“传统与现代”“中与西”的骨缝间。显然,她在作品的主题传达与呈现上,张卉基本沿袭了反映现实生活的直接而开放的叙事性传统路径,在感性扑捉的情趣中铺展并传递生活场景的祥和气息。


  原标题:张卉:游刃于古今中西的骨缝间


  暖春赶场(国画) 180×120厘米 2014年 张卉

暖春赶场(国画) 180×120厘米 2014年 张卉


  初看张卉的画,往往让人讶异于她的老成。其早熟的艺术质地,得益于良好的家教、自身的敏学与洞悟、笔纸间的时日消磨,以及创作活动的踊跃参与。凡此,张卉虽然有学院经历,但并非学院路数……

  相对而言,女画家画些花鸟鱼虫或较为闲适,而张卉选择了水墨写意人物画这条劳力兼劳心的路。艺术的规范与自由从来尾随着莫衷一是。因此,中国写意人物画自20世纪初以降,便在充满争议的实践中一路踉跄。尤其徐悲鸿“素描加笔墨”的改良配方,堪称矫枉过正的猛药,动摇甚至背离了中国水墨画文化精神的“根本”……

  这些陈年旧历似乎与张卉无关,然而,张卉的作品就游刃于“传统与现代”“中与西”的骨缝间。显然,她的创作取向是对历史宏观脉络做过清醒而明晰的梳理,以及不断反思领悟的结果。在作品的主题传达与呈现上,张卉基本沿袭了反映现实生活的直接而开放的叙事性传统路径,在感性扑捉的情趣中铺展并传递生活场景的祥和气息。以当下的艺术观念看,这似乎容易陷于老套而平庸的生活再现。但张卉在图式经营上以融会现代元素来弱化甚至抵消掉叙述性与直接呈现感,剥露生活本身的趣味性,发掘图式的形式感,从而生发出了别样的面貌。

  张卉在作品元素构建的分寸与量度的掌控上,既感性又不失理性,微妙地营造自己的语言“空间”。对传统元素或萃取,或若即若离;对现代元素或适我者取,或置换营构。因此,其语言范式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与依附性——拒绝笔墨程式的因循,但在线性造型、散点透视等方面坚守与传统精神某种隐秘的穿越;拒绝素描加笔墨的夹生写实,但在造型意识与表现手法上注入现代感。画家的这些奇思巧运,并没有给图式带来斧凿与设计的痕迹,反倒与西方现代绘画强调的结构、块面和线条的组合产生了某种契合。

  张卉开放融会的综合元素一经作用于画面,便获得了某种“陌生化”的清新。作品的“轻变形”不仅具有某些小写意或“类工笔”特性,也促成了富于现代感的“轻装饰”性。至此,画家为她的作品生成了男性般阔朗爽利与女性般优雅韵致兼而有之的图式性格。然而,这远非张卉的目的:“有些西方现当代的作品让我激动不已,我试图再打开一扇窗口……”当然,空气一旦对流,势必吹来劲风。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