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术史上,成就突出的女性画家寥若晨星,即便如此,仍有耀眼的流星不断地滑过男性为主体的艺术天空。她们的多思和善感似乎本于天性,女画家的笔也更重描画女人心底里的那一片梦幻的天空。
原标题:民国那些会画画的女人
■何香凝 和平之境
美术史上,成就突出的女性画家寥若晨星,即便如此,仍有耀眼的流星不断地滑过男性为主体的艺术天空。她们的多思和善感似乎本于天性,女画家的笔也更重描画女人心底里的那一片梦幻的天空。
何香凝:开创女画家 执掌画坛“帅印”先河
何香凝早年投身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的战友、廖仲恺的夫人。解放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60年,继齐白石之后,德高望重的何香凝被推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开创由女画家执掌画坛“帅印”之先河。其画风颇受岭南画派影响,有深厚的传统素养,格调高雅,又善于吸收西方绘画技法,注重写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何香凝长于写意,善山水、花鸟,尤精梅花。
■潘玉良作品
潘玉良:以东方精神 指导西方技法
解读潘玉良的中国画应该从她的白描谈起。1937年,她出国前的最后一次个人画展在南京华侨招待所举行,画展中陈列了陈独秀为她题词的3幅白描作品(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以东方精神指导西方技法”也是对潘玉良一生艺术追求的最准确评价。多年后,潘玉良正是以白描为基础展开了彩墨画实践,取得了突破性的艺术成就。从现存的潘氏作品来看,她在1937年出国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油画创作上,只是在1937年左右开始“新白描”的尝试并获得了陈独秀等人的褒奖。尽管潘玉良多年生活在国外,但是她中西绘画融合的探索不仅并未中断,反而成果更加显著。她在1950年以后开始大量创作彩墨画,到20世纪60年代逐渐成熟。
■陆小曼作品
陆小曼:晚年为中国画院专业画师
美人陆小曼是上个世纪20年代曾经火树银花的女子,亦是一个被千夫所指的女子。她的前半生,是一只美艳的蝶,肆意炫耀着自己光彩照人的外表。她的后半生,是一只平凡的蝶,安宁,平静。
陆小曼,近代女画家,近代十大才女之一。江苏武进人。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同年参加了中国女子书画会,1941年在上海开个人画展,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在绘画上,小曼不但近师贺天健,并且还对元朝的倪云林,明朝的沈周,以及清初的王鉴,投入了很大的兴趣。加上平时又和当时画家名流如吴湖帆、钱瘦铁、孙雪泥、应野平等多所交往,彼此切磋,所以铢积寸累,到了后来,小曼的画艺便自然而然,大有进步了。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