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宁静的涩味:陈少珊绘画欣赏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11-06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璜生

摘要: 在这里,似乎有一种为了画花鸟而大谈自然、人本、环保的问题之嫌,也就是说,不是出于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关注与思考,借助自然中的花花鸟鸟、自然中的万物来阐述人类与之的感情,而是以传统惯用的题材和审美趣味来套...

原标题:宁静的涩味——读陈少珊的画


梅石烟岚图  218cm×118cm  2014年  陈少珊


梅石烟岚图  218cm×118cm  2014年  陈少珊


金贝堂之秋  160cm×180cm  1999年  陈少珊


金贝堂之秋  160cm×180cm  1999年  陈少珊


当下的中国画越画越难,其中花鸟画尤甚,真正能找出几位既有个人风格又有美学品位和文化体验的当代花鸟画家确实太难。花鸟画在当代艺坛中面对的困境是,从题材内容、文化内蕴、图式意义等方面看,它更属于传统古典的范围,虽然古典的文化在当代的氛围和精神需求中自有它不可替代的意义,但是作为一种精神创造,能否站在当代的语境中对传统文化精义作出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再传达和升华这种精神体验,这并非易事。而另一方面,将花鸟的表现归之于对自然的观照,由这种观照引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引出时髦的环保主题。在这里,似乎有一种为了画花鸟而大谈自然、人本、环保的问题之嫌,也就是说,不是出于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关注与思考,借助自然中的花花鸟鸟、自然中的万物来阐述人类与之的感情,而是以传统惯用的题材和审美趣味来套上现代的光环;再有,就是花鸟画在左右为难中渐渐地走向只求形式——或笔墨或构图,或装饰或功夫的技术意义境地,精神失去了它应有的突出地位和意义。


我友陈少珊,外表斯文,待人谦和细让,但面对如此重大难题却能苦苦探索,并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努力的方向。这种想法和方向总括地说,就是试图解决工笔与写意、随机性与可控性、华丽整洁与朴实古拙的统一等问题。


陈少珊, 1985年毕业于广州美院并留校任教,旋继续深造,攻中国画教材教法专题,获硕士学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他以睿智的钻研精神,对中国花鸟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尤其是工笔花鸟画,他更是带着理性的钻研态度,进行创作和研究。他对敦煌壁画的色彩和古朴的感觉情有独钟,对宋代花鸟画的雍容、静雅、丰满的美学趣味也有深刻的体验,而对于现代材料以及材料使用中种种的肌理效果更有独到把握,甚至达到有效控制和使用的程度,这一系列看似互不相干的技术性问题,在陈少珊的实验中,却产生了综合的、对比的、有机整体的美学效果,并可能成为它艺术风格的重要指向。他的画,既有传统工笔画的用线、用色、渲、染、衬、托、洗等的运用,也有意笔画的冲水、撞粉、晕化、随机性等的特别效果,同时有着现代设计的装饰之风。而他的画境界在宁静中带有一些涩味,这涩味夹杂着对历史文化的怀旧意绪,和寻求人生质朴趣味的返归情怀。他默默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多项全国大展中入选或获奖。


不过,现代花鸟画确实很难画,陈少珊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想,按他的能力与定力,一定能将这件事做得更好。


(王璜生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