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仲敬干:艺术的“扁”与“圆”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11-30 来源:美术报 作者:仲敬干

摘要: 就连“西人”的音乐也都是“钢性”很强的,无论是钢琴、小提琴大体上都是“扁”的;而我们的音乐,无论是二胡、还是笛子,“圆”的,奏出来的是“丝竹”之味儿。

原标题:艺术的扁与圆


中国画和油画,除了在其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之外,还在其所用绘画的工具上也所差异,说来也蛮有趣的:如油画家在创作时用的工具,无论是画笔,还是画刀,大概都属于“扁”的范畴;而国画家用的画笔,却是实实在在的“圆”形的。“扁”笔画油画,追求的是“块面”之美。“圆”笔画国画,追求的是“线条”之美。


“扁”的里面有“方”的成分,有“方”,就有“角”,所以油画,尤其是用画刀“刮”出来的作品,大都具有一种“金属”之味;“圆”有“圆润”、“圆满”、“圆滑”之意,所以国画,也大都是具有一种圆“韵”之味。


“扁”是西式绘画的主要特征,但是纵观“西人”在生活中,也是与“扁”字渊源不断的,如进餐用的刀、叉就是一例。“圆”是中国人的基本原则,如我们进餐时用的“筷子”是圆的,就连我们的画,要是不想挂了,第一想法,就是把它卷起来,这又是“圆”的。而油画,其本上是方框式,且体积大,卷起来可能没有国画方便。再说,要是保护不好产生裂变,那只能是卷土重来了,或修补之。


油画的装置,基本上是木框,“扁”的;国画的装置,基本上是“轴”和“手卷”,圆的。


就连“西人”的音乐也都是“钢性”很强的,无论是钢琴、小提琴大体上都是“扁”的;而我们的音乐,无论是二胡、还是笛子,“圆”的,奏出来的是“丝竹”之味儿。


“扁”笔画油画,尤其在表现物象的肌理方面,有其独特的“痕迹”之美;“圆”笔画国画,尤其在表现物象的肌理方面,有其独特的“洇晕”之美。


……


“扁”与“圆”,在绘画方面,可以说是没有谁比谁占了多少优势的。甚至我们有些画家,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创作。如国画中的“重彩”,就有这方面的影子,非常感性。像林风眠先生的国画,就是借鉴了油画的绘画风格。


“扁”与“圆”,不会产生冲突,更不会生出排斥谁的因子。相反一个著名的国画家,同时也因他,把油画这种绘画方式推到了一个高度。前有徐悲鸿,后有吴冠中


我喜欢油画,因为有画刀的参与使它直接、率真,自然而然的;我也喜欢国画,因为它墨韵丛生,层次叠出而能自圆其说。


我的书房左边是油画,右边是国画。左右我的永远是艺术的“扁”与“圆”。


我在艺术界的朋友们,无论男女老少:


画油画的,喜欢与我聊天;画国画的,也喜欢与我乱侃。


油画的朋友说:“阿甘懂得,‘扁’”。


国画的朋友说:“阿甘能喝,‘干’”。


(仲敬干,军旅作家、艺术评论人)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