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张泓:学草随笔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05-11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张泓

摘要: 草书在笔墨的相生相发的过程之中瞬间诞生,画面中的燥润枯湿将书家书写时的速度乃至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草书之难在于其对书写速度的把握,其中包含着疾涩、缓急等对比关系,不同于平日中的实用书写——主要求其快速...

原标题:学草随笔 


明代姜夔在《续书谱》中说:“真以折而后遒,草以转而后劲,不可不知。”他指出了正草两书在用笔上的重要区别和各自技法带来的审美特征。使转是草书的基本形质,用笔以圆转为主,这样易于连属。草书用圆笔以求其迅捷,气脉贯通。但一味求圆,过圆则显蛇蚓之态,流而无骨,格调甜俗。其关键须在字的转折处于圆转之中,寓顿挫之机,既令笔锋在笔画中持续行进,又使方笔之意隐然若现,得刚柔相济之势。


草书在笔墨的相生相发的过程之中瞬间诞生,画面中的燥润枯湿将书家书写时的速度乃至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草书之难在于其对书写速度的把握,其中包含着疾涩、缓急等对比关系,不同于平日中的实用书写——主要求其快速、简便。草书贵在流变、畅达,不能一以快捷而论。宋代姜夔《续书谱》谓:“迟以取妍,速以取劲。必先能速,然后为迟。若素不能速而专事迟,则无神气;若专务速,又多失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书写的速度也会影响格调。清代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也说:“然真书过迟,难求生活,草书过捷,亦少蕴藏。”


草书书写中除了求快求简,关键在于讲求节奏。分析并且解决何为起始、何为筋节等问题,书写时自然能得从容淡定,避免失势失格。当代草书大家林散之指出:“要捉草为正,下笔宜慢,求沉着,要天马行空,看着慢其实快,看着快其实慢。快要留得住,又无滞塞才好。未有善行草而不工楷书的。”草书若能在纵逸中求法度,点画精准,将速度适当放缓,犹如正书,便是上乘。


客观上说,书写速度也受墨法的约束。速度过快,会产生飞白,点画躁动。相反,便落“墨猪”之嫌。古人常以“带燥方润”作为笔、纸、墨相生发的最佳境界,此中火候只有经过千百次的锤炼后方能感受到。


(本文系“沪上雅集”兰亭书会青年会员作品展研讨会文章摘要,作者系兰亭书会会员)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