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观念艺术,拿什么吸引观众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10-20 来源: 每日新报

摘要: 我敢肯定的是,如果在策展的过程中,我们将艺术家的获奖情况去掉,将师承、艺术经历统统去掉,写这个人曾经得过怎样的怪病,他的前女友如何虐他,他曾经参加过赛车比赛获过怎样的名次,或许能为他争得更多的人气

原标题:观念艺术 拿什么吸引观众


我曾与一位资深藏友朋友一同观展,他收藏书画,尤以古画见长,从不收藏当代艺术品。但他倒是愿意去各地看观念艺术,会飞到香港或者德国受邀去看一场这样的展览。他笑自己看了二十年,从中国最早期的观念艺术看到如今,但却连一张抽象画都没收藏过。在我看来,这样的藏家很多,不以投资为目的,至少不作为眼前目的,对艺术始终抱有热情。


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艺术展看个“好玩儿”,更像是一种演出,一幕消遣剧,甚至不用太在意演员是谁。


我敢肯定的是,如果在策展的过程中,我们将艺术家的获奖情况去掉,将师承、艺术经历统统去掉,写这个人曾经得过怎样的怪病,他的前女友如何虐他,他曾经参加过赛车比赛获过怎样的名次,或许能为他争得更多的人气。而这样的损害学术性的展览现在看来很罕见。对策展来说,正儿八经地去办一场不那么正儿八经的展览或许才重要,就是再土的菜也得放进最好的盘子里才配得上城市中心的展厅。对于反艺术的艺术来说,走向殿堂高处也许就少了拆掉殿堂房梁的机会,对观念艺术家来说这总是一个挑战。


但若抛离当红艺术家还尚不抛弃的技术,当技术要求在观念面前一文不值的时候,怎么样去审美,对于观众来说更是困难的事情。毕竟,这已不是杜尚拆马桶的年代,太多人对着观念艺术品说,“这不我家窗帘吗?”“我儿子也能做。”不管怎么样为观念做提炼,不管怎样用中国观众审美成熟程度说事儿,窗帘依旧是窗帘,说成熟程度不如谈中国人的“务实”观念,或许,“好点子”一直也未曾当做“值钱”的东西,这也是创意和知识产权保护上的难为之处。


而对“意义”甚至是教化意义的追求也组成审美一部分的时候,拒绝洗脑功能的艺术品可能更难有立足之地。另一方面,一些艺术作品为迎合审美,添油加醋,局限于一时一处的卑微与罪恶,缺少悲悯同情。审丑的作品不够深,就成了“喷子”之作,作品的生命力被削弱了。


观念艺术,不痛、不痒、不好看也没技术,不如回家卖白薯,卖十年再回来,重铸观念。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