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前许多人说艺术家弱势是因为政策,是因为没有艺术市场,艺术家穷所以没有尊严,但今天,我们看到,政策鼓励,大把的钱都进入艺术市场,艺术家仍然处于一种随时被欺负的处境:涨房租,断水电,不履约,欠画甚至骗画...
原标题:为什么艺术家总是弱势?
自中国第一批自由艺术家戴着“盲流”的帽子在圆明园聚集算起,中国当代艺术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在三十多年里,我们会清晰地感觉到,艺术家一直处于弱势:从星星美展被解散,到八九现代艺术大展被关闭;从宋庄的工作室强拆到被刷屏的黑桥,从艺术家集体起诉某电商到不久前南京某基金丑闻,艺术家这条弱势的路,已经走了三十多年。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崇文化产业的同时,艺术家的弱势显得尤为荒诞。
以前许多人说艺术家弱势是因为政策,是因为没有艺术市场,艺术家穷所以没有尊严,但今天,我们看到,政策鼓励,大把的钱都进入艺术市场,艺术家仍然处于一种随时被欺负的处境:涨房租,断水电,不履约,欠画甚至骗画。
其实,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这是一个生态的问题。政策是资源,资本是资源,但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合理的生态,艺术家在这些资源面前仍然是弱势。
这不是道德问题,这是制度问题。在不合理的游戏规则中,艺术可以很贵,但艺术家仍然很弱势。
艺术家在这个时代遭遇的问题,比比皆是。版权得不到保护,被资本操纵市场价格,缺少受监督的运营机构,缺少学术机会。。。。。
因此,改变艺术家的弱势地位,应该着手于制度层面。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