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艺术评论 > 正文

白石老人悔乌堂:乌鸦反哺感恩父母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11-27 来源:匡时书画

摘要: 白石老人悔乌堂:乌鸦反哺感恩父母 他的父母也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一年内先后亡故,使他常有“乌乌私情,未供一饱;哀哀父母,欲养不存”之痛。

原标题:乌鸦反哺感恩父母 品白石老人悔乌堂


白石老人悔乌堂:乌鸦反哺感恩父母


今天是感恩节,感恩是一种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它让人变得宽容并由此产生了生命的厚度。


这个感恩节的主角不是火鸡,而是一只由齐白石所画的 “乌鸡”。 齐白石是一个感恩的人:他活了九十多岁,从星塘茅屋的放牛小孩儿到名满天下的人们艺术家,在漫长的生命时光中,他时时对亲人、对老师、对朋友,哪怕对自然都怀有感恩之情。


匡时秋拍 “澄道——近现代绘画夜场” 齐白石 母子情深 纸本立轴1933年作 69×39cm


匡时秋拍 “澄道——近现代绘画夜场”

齐白石 母子情深

纸本立轴1933年作

69×39cm


1919年,齐白石正月辞家,第三次到北京,住法源寺,家山远隔,他的祖母马氏孺人已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十二月十九日(1902年1月28日)逝世,他的父母也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一年内先后亡故,使他常有“乌乌私情,未供一饱;哀哀父母,欲养不存”之痛。


白石老人悔乌堂:乌鸦反哺感恩父母


全图纯以水墨写成,一只雏鸡站在母鸡背上,露出得意洋洋的顽皮之态,另外一只雏鸟抬头仰望与母鸡四目相对,似乎正在聆听教诲。母亲的慈爱,雏鸡的憨态可掬均都表现得十分生动。齐白石在款识中写到:“得食便呼鸡有德,此呼何况自家雏。雏鸡雏鸡汝不见,山中反补有雏鸟。” 思亲之情可见一斑。


两年之后,齐白石他携胡宝珠回湘扫墓,返京后,又画《慈乌图》,题诗自省:“不独长松忆故山,星塘春水正潺潺。姬人磨墨浓如漆,画到慈乌汗满颜。”诗后有注:“家山百劫,庐墓久违。画此并题,愧不如乌。”又刻“悔乌堂”印,以怀念先人。相传乌鸦有反哺之义,所以愧不如乌。


 “悔乌堂”印 北京画院藏


“悔乌堂”印 北京画院藏


自此之后,一方刻有“悔乌堂”三字的印章便常常见于齐白石画面之中,这是齐白石定居北京之后思念父母,觉得无法对父母尽孝道,无法像乌鸦一样反哺的遗憾。但是从这样的一种“悔”中,体现出的也是一种感恩,有所感恩,才能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也才能有这样的一种善良的悔意。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