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诗歌的人越来越少。洛老说,这是一个好时代,是最需要诗歌润泽的年代。诗歌能让人平静,能让人恬淡。对浮躁时代的人们心灵不失为一窝鸡汤。
原标题:光风霁月
台湾老诗人洛夫在上海举办书法展,日前我拜会洛老时,他当场挥毫:“大道向南,慎重追远”。其后在上海图书馆“水墨微笑”洛夫先生诗意书法展开幕式现场,我代表上海中国书法院致贺,现场赠送书法作品《光风霁月》,并用小字赋诗一首:清风吹明月,诗魔誉九州,文章历霄汉,当属独雪楼。
光风,是指雨后初晴的清风,霁月,是指暴风雪过后的明月,万物明净。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人物多用这四个字来形容世事无常,但最终是历尽沧桑后,始见人生的彩虹,此也成为亘古不变的大道。用在洛夫先生的身上也很贴切。清风吹明月:雨雪之后的清风明月;诗魔誉九州:七十余春秋的笔耕,获得诗魔的尊称,誉及海内外;文章历霄汉:洛老的诗歌文章,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传扬:当属独雪楼:美妙犀利幽默激扬的诗文都来自于雪楼斋(洛老的斋名)
赋诗并写成书法作品赠送洛老,我却有班门弄斧之嫌。洛老是华人世界最著名的诗人。
他说“诗人是诗的奴隶,但必须是语言的主人”,他说,他一生笔耕不辍,执着追求诗意“永恒之美”。
当下,互联网把地球连接成一个大村庄,经济全球一体化,时空短小而便捷,物质丰富带来精神的缺失,读诗歌的人越来越少。洛老说,这是一个好时代,是最需要诗歌润泽的年代。诗歌能让人平静,能让人恬淡。对浮躁时代的人们心灵不失为一窝鸡汤。
洛老光风霁月的人生归纳为“四字箴言”:读书写字、“拈花惹草”、吃喝玩乐。这也是耄耋老人的长寿秘诀。
(作者系上海中国书法院执行院长)
(责任编辑:胡莹)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