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26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携手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联合推出“谜途:时间·空间·织毯”展。展览展出6世纪至今的100余件来自欧洲、非洲和亚洲的织毯艺术作品。“新壁毯运动”的代表人物、保加利亚人万曼创作于上...
4月26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携手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联合推出“谜途:时间·空间·织毯”展。展览展出6世纪至今的100余件来自欧洲、非洲和亚洲的织毯艺术作品。“新壁毯运动”的代表人物、保加利亚人万曼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的大型纤维装置作品,以及他的学生施慧、朱伟、梁绍基、卢如来的重要纤维代表作也与观众见面。
安尼沃尔、尹秀珍、陈天灼、程然、胡晓媛,以及在中国有过生活经验的国外艺术家海蒂·沃伊特和托尼克,找到了与织物更为自由的对话方式。5位服装设计师展现他们对纹样、身体、材料和尺度的理解。他们是:薇薇安·韦斯特伍德、马丁·马吉拉、Bless和邱昊。此外,在本次展览中,观众会欣赏到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明代缂丝作品,以及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精美清代毛毯。展览中两张定制于上世纪60年代的大型“红色”毛毯,摄影师封岩和李楠关于地毯在行政和日常生活中状态的记录,再次勾起观众的集体记忆。
本次展览涉及艺术史上诸多运动、流派和人物。20世纪,让·吕尔萨、毕加索、柯布西耶等艺术家开始重新关注织毯创作,并将其视为艺术与设计,绘画与雕塑之外的另一个方向。织毯因其灵活性、可塑性和强烈的质感,很快成为康定斯基、索尼亚·德劳内、米罗、克利等抽象艺术家的表达语言,而后继续被用在如约翰·马·阿姆兰德、迈克·凯利等艺术家的装置作品中。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13日。
(责任编辑:李桂芬)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