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加盟
您的位置:首页 > 展览资讯

“在场·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2014)”亮相中国美术馆

发布时间:2014-08-19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刘思恩

摘要: 8月16日至26日,“在场·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2014)” 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围绕学术主题 “在场”,分为“在历史之场”、“在生活之场”和“在突围之场”三个部分。


  原标题:“在场·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2014)”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在场·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2014)” 8月16日至26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主办方揭示展览有三个亮点:揭秘历史名画前世今生、展示艺术名家珍贵文献、突出中国油画本土特征。

  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场”,不止是场地、场合,而是指艺术生活的总和。“在场”,揭示真正的艺术创作是如何置身于生活的现场。

  他说,走在展厅,仿佛置身于广阔的艺术田野。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作品,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艺术生命深入生活的工作,可以看到几乎被碎片掩埋的黄觉寺、吴大羽、王流秋等先生的创作,可以看到年轻艺术家的突围。

  据悉,展览策划团队围绕学术主题 “在场”,共邀请了34位画家的600余幅作品参加本届展览。

  整个展览建立在对百年中国社会思想和文化政治所造就的中国美术史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以几代中国油画家的人生境遇与文化选择为经纬,对中国油画曲折的历史和艺术的方向进行反思,把目光重返于在历史中作出贡献的艺术家和被遮敝的艺术家、在记忆中留有印记和被遗忘的艺术家、在社会上已有定评和被边缘的艺术家,以不同的艺术家的生命足迹与艺术命运,构成对中国油画历史的思考和当代现状的呈现。



    打卵儿 刘小东

打卵儿 刘小东

  日常影像-世贸天阶 何汶玦

日常影像-世贸天阶 何汶玦


  展览分为“在历史之场”、“在生活之场”和“在突围之场”三个部分,参展艺术家既有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创作出名作经典的董希文、罗工柳、詹建俊、钟涵等人,也有很长时间被“遮蔽”的黄觉寺、吴大羽、王流秋等人,其中黄觉寺的作品是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与公众见面;此外,还有大批中青年油画家的新作,而70年代末“无名画会”的成员马克鲁、“85美术新潮”的代表画家毛旭辉、韦尔申、刘小东等,以及在德国生活和工作的赵博等的亮相,使展览拥有不以“名份”出场的学术气息。

  展览中,大量的速写、素描、色彩小稿、画家笔记、工具箱等,与画家作品对应并置,构成引人入胜的“在场”的阅读效果。



(责编:陈珍珍)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