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于纲以绘画的方式记录着他们的起居生活和各种状态,这些绘画和摄影都已经不是单纯的绘画命题,也就是,它们都大于自身。
原标题: “凉灯”黄于纲作品展将于6月7日登陆上海证大艺术中心
图注:展览宣传海报
《“凉灯”--黄于纲的一件作品》展将于6月7日(周日)于上海证大当代艺术空间正式开幕。展览将展出艺术家百余件作品,包括装置、影像、水墨、速写、油画等。开幕当天,策展人杨卫主持研讨会,吴亮、李晓峰、李旭、王南溟、卢缓、邓平祥、王春辰、段君、王小箭等将共同就黄于纲凉灯系列作品展开讨论。
黄于纲,出生于湖北,成长于湖南湘西离凉灯不远的地方。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回归自小亲近的苗族寨子——凉灯,开始用他的艺术创作来诉说有关这里远离喧嚣却隐秘发生着的变化,诉说这里的山山水水间他挥之不去的浓浓情感,诉说这里的炊烟袅袅、阡陌纵横。
图注:凉灯的秋 布面油画 80cmX80cm 2012
图注:孤独的冬夜 40cmX40cm 布面油画 2015
图注:秋 水墨 32cmX32cm 2014
黄于纲以绘画的方式记录着他们的起居生活和各种状态,这些绘画和摄影都已经不是单纯的绘画命题,也就是,它们都大于自身。这是关于绘画的另一种写法和做法,类不同则无需做无效的比较,而能做到回到生命的真实状态,则无疑展现了绘画的价值——生命的思考者和体验者。从这个层面上,叙事绘画的复活是必然的,而以一种课题式的工作方法持续多年来研究,则不是每一个从事绘画的人所能做到的。这就是为什么黄于纲用了似乎不新奇的叙事绘画语言仍然发掘了它的当下意义的地方,这也是黄于纲能够坚持这样的绘画思想的地方。
图注:春暮 水墨 26cmX58cm 2015
此次展览展出的黄于纲这一批绘画及相应的照片、文字及来自老乡家的器物,都可以说是反思现代化与现代性的社会学视觉文献,具有言无不尽的当代内涵和现实关怀。它们来自于灵魂深处,如果我们不曾忘却艺术的现实需要和意义,这就是一批活文本;对于一种真实的现实主义,我们依然该振臂一呼,回到中国的真实现实中、回到心灵的净化中、回到艺术的纯粹人性中。
图注:求全的母亲和孩子 布面油画 30cmx40cm 2013
展览介绍:
策展人:杨卫地点:证大当代艺术空间(军工路1436号23栋)
(责任编辑:魏婕)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