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展明日将在红专厂当代艺术馆开启。大师的本次来华展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个展,呈现吕佩尔茨近十年新作,包括56件架上绘画和25件雕塑作品。
原标题:个展:马库斯·吕佩尔茨——我画的是绘画本身
2015年6月14日,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展将在广州巡展主办方红专厂当代艺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呈现吕佩尔茨近十年新作,包括56件架上绘画和25件雕塑作品。大师的本次来华展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个展,展览由北京时代美术馆主办,并于2015年4月24日至5月24日在北京展出,引起强烈反响。
33年前,1982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展”正在此举办。对于当时的中国人而言,虽然在民国时期由鲁迅先生介绍过表现主义的版画,但对新表现主义还一无所知。然而这种略显粗糙,且颇为抽象的绘画,却深深的影响了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整个九十年代,表现主义与形式主义成为主要风格,对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人而言,诞生于德国,表达战争、历史、政治等国家创伤为主的新表现主义,与当时国人的心境是不谋而合的。在82年举办的展览前言上写道:“这些画家们很少把形式和风格作为自我目的来对待,他们更多地倒是关心感情和情绪,甚至对形而上学的、伦理的、宗教的、社会的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看法和观点也感兴趣。对他们来说,艺术和生活从认识上看来是一致的。”
马库斯•吕佩尔茨生于1941年,曾任德国杜塞尔多夫学院院长长达二十余年,他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艺术创作,并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与基弗、伊门多夫、巴塞利兹、彭克等人共同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最重要的艺术家闻名于世,亦被誉为德国国宝级艺术家。吕佩尔茨极具才华,绘画、雕塑、诗歌、爵士乐,无所不通;喜欢汽车、拳击、时装和美食,追求奢华的生活和完美的外表;他狂放、执着、敢言,自视为天才艺术家。
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的创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新表现主义艺术的兴起,在现代主义行将结束之际延续了欧洲长久以来的绘画传统,一度在80年代掀起关于绘画的回归的讨论。德国新表现主义以20世纪初的德国表现主义为基础,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关注当下的历史和现实,继续推动绘画语言的革新,与当时流行的美国式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以及60年代后相继出现的“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偶发艺术”、“大地艺术”等艺术形态迥然不同,成为当时欧洲艺术的主要形态。
德国新表现主义作品所带有的鲜明的个人色彩,充满激情、讲求即兴的绘画语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包括马路、缪晓春、申玲、谭平、张方白、张晓刚等(按姓氏拼音排序)一批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冲击,新表现主义从哲学丶人文丶社会等不同层面对艺术界产生深刻影响并延续至今。中国艺术家在其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冲破牢笼式的突破感,也引发了对自身历史和传统的批判性思考,从而使得中国现、当代艺术对艺术主题和艺术语言的探索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
作为展览开幕式的一部分,吕佩尔茨大师展学术对话将于6月14日举行,下为详细信息。
吕佩尔茨大师展学术对话
对话嘉宾:张志扬 黄 专
时间:2015年6月14日(周日) 14:00
地点: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 RMCA 1号馆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3日。
展览信息:
马库斯•吕佩尔茨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展
广州巡展主办方: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北京展览主办方:北京时代美术馆
策展人:Prof.Dr.BeateReifenscheid
展览时间ExhibitionDates:2015.6.14~8.3
展览地点: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RMCA 1号馆
学术对话Symposium:2015.6.14 14:00
对话嘉宾Lecturers:张志扬ZhangZhiyang 黄 专HuangZhuan
开 幕 式Opening:2015.6.14 16:00
特别支持Specialsupport: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北京)、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馆
学术活动合作方: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部分展览作品: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