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8月2日至10月7日,“艺术在嫣然——微笑童行·一起长大”艺术展在关山月美术馆举办。此次参展的艺术家涵盖了老、中、青、少各个年龄层次,通过各自不同的艺术创作表达对病患儿童的关爱。
原标题:艺术的力量是治愈——记“艺术在嫣然——微笑童行·一起长大”艺术展
孩子的世界总是很单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都是小小艺术家,他们拿起画笔勾勒出心中所想:多姿多彩的世界,天蓝云白,阳光挥洒,花儿五彩缤纷……在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和其他小朋友有点儿不一样,他们与病魔抗争,但是他们同样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他们的心中同样有一幅绚丽多彩的画。8月2日至10月7日,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与深圳市安奈儿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艺术在嫣然——微笑童行·一起长大”艺术展。展览延续2014年、 2015年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安奈儿“一起长大”艺术展活动,策展人杨荔茗、薛扬再次携手部分艺术家和作品来到北京,将艺术带入医院,展览关照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体现出整个社会对病患儿童群体的深切关怀。
“今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们在关山月美术馆做了‘一起长大’艺术展,受到很多关注。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希望能够在医院做艺术活动,我对这个活动也很感兴趣,所以专门拜访了香港‘艺术在医院’的主席奥斯卡教授,他讲到自己之前在医院做化疗时,就想到如果在医院,通过艺术的形式帮助病人缓解病痛,那就太好了。 ”杨荔茗表示,一系列和儿童、艺术有关的活动的举办,都是为了“通过艺术所传递的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地微笑” 。
此次参展的艺术家涵盖了老、中、青、少各个年龄层次,通过各自不同的艺术创作表达对病患儿童的关爱。展览由艺术家姚震西与女儿诺诺,李亚鹏与女儿李嫣,曾健勇、张天幕夫妇与儿子曾子伸,南兆旭,邓康延,杨华蓉,谢海与女儿谢嘉上、谢嘉妮,李戈晔与儿子潘旻辰,薛扬与儿子邵一瀚等,及安奈儿全国亲子创意大赛精选作品、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夏令营艺术作品共同参与。作品覆盖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的4层活动空间,通过舞台剧、环境装置、亲子美术、摄影和影像作品、动画片、儿童画作、插画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让医院空间变成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诺诺是生活在艺术家家庭的孩子,在她的眼中,艺术和绘画等同于吃饭睡觉,自然而然,不可或缺;从李亚鹏的孩子李嫣的画作里,我们可以看到她对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和家人的爱。“在这里,焦虑可以被艺术减轻,烦恼可以被艺术消解。 ”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发起人李亚鹏表示,让艺术在医院发挥治愈的力量,能够激发患儿的想象力,使他们暂时忘却身上的病痛,抚慰家长们的焦虑情绪,舒缓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甚至可以让社区的孩子们不再惧怕医院。
“我们一直希望我们所肩负的美育责任能惠及更多群体,这些年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照特殊儿童群体,与深圳自闭症儿童研究会一起为自闭症儿童创建艺术基地,并进行专业指引;事实上,对于儿童的成长,尤其是特殊儿童的成长来说,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与展览力量是微薄的,它必须与社会、家庭、学校甚至自然相互合力,使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关注儿童成长的表象,还能在艺术的视角中探寻其背后的人文与自然的环境。 ”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颜为昕说。基于此,策展人薛扬介绍,不同于传统展览的模式,“艺术在嫣然”不仅以家庭为单位,同时采用医患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作品更是包含多种艺术形式。正是出于让每一个人“微笑”的理念,展览根据每个楼层功能的不同分为“童行的微笑”“天使的微笑”“自然的微笑”“世界的微笑”“岁月的微笑” 5个部分。“小朋友在容颜上受损,但是他们同样具有微笑的权利,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也期待探索缤纷多彩的世界,这样的一个展览更容易使他们在心灵上得到满足。 ”杨荔茗说,艺术最重要的是要落地,让艺术和生活之间产生关系,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助到人” 。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